从陈子龙家出来,李亨就开始琢磨了,这些江南的士子是最喜欢搞事情的,动不动对崇祯发动一波舆论攻击。
他们倒是没事,崇祯也不好对读书人动手,但是要是最后追究下来,搞得自己头上,自己一个商人哪里扛得住?
别莫名其妙的被抄家了。
想来想去李亨想到了周万年,老周既然是主编,那么这剩下的事情还是交给周万年来搞定吧。
反正李亨办这份报纸也没有打算赚钱,大不了自己也化身成一个支持的义商就是了。
而且这宣传阵地也不能让儒林报一家独大啊,这家伙连一个小传的难以接受,那以后想要用报纸打广告那不就是痴人说梦了。
反正这报纸从消息收集、编辑、印刷、发行的全渠道已经打通了,那么李亨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办一份报纸。
而且这印刷也是一个大产业啊,自己可以在搞一个协会,这协会一出,不论是印书还是印报纸,那都能省钱省力。
到时候这报纸还不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那儒林报就跟自己关系不大了。
李亨虽然要靠陈子龙这棵大树,但是也不想这棵大树被雷劈了连累自己不是。
想到就做,首先就是要把消息收集这一块握在手里,这个东西可比报纸有用的多了,反正儒林报只要好文章,李亨要的是各种有用的信息。
要是经营的好那可就是一套情报机构了,虽然不敢跟东厂锦衣卫比,总不至于对天下大事两眼一抹黑了。
而印刷这个事情要交出去,最好说动周万年自己成立一个印刷厂,然后出钱把这个印刷厂买过去,或者自己给他新建一个,然后让他加入印刷协会,这不就妥了!
发行这一块也要握在手里,要不然以后自己的报纸怎么发行?难道还要借助儒林报的发行渠道不成?
那么问题又来了,自己跟儒林报共用消息渠道和发行渠道,想要把自己脱身出来,那就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