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窝在床上读康德、罗素,
累了就做物理实验、听唱片。
研究生一毕业,他又报考了哈佛,
1918年,拿到哈佛哲学博士学位后,
回到康奈尔大学任教,
母校给他提供的职位,
居然是物理学讲师!
1920年到清华上了一年课,
1921年他又跑回哈佛研究语音学,
顺便当了哲学讲师和中文系教授。
赵元任不光读书,
做研究生时,他和留美学生,
一同创办了“中国科学社”。
留学期间,西方的工业文明,
各种先进科学已经进入爆发期,
而中国却还在科学门槛外缓缓爬行。
赵元任认为,中华之所以孱弱,
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
为了提倡科学,传播知识,
他们一起创办了一本杂志,
将其定名为《科学》,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学术期刊。
而“中国科学社”也聚集了,
后来中国最早的一批科学大家。
中国科学社
1920年,是赵元任生命之中,
最为特殊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出现了两个人,
对他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州老家,青果巷
在应胡适之邀回清华授课没多久,
蒋百里等人便请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到中国讲学,那就是罗素。
众所周知,罗素所学亦是无比庞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