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页

“巴郡士族,居然对我大楚如此有信心?若是益州大族皆是如此,何愁益州不平!”赵云开怀地说道,眉飞色舞的样子,的确情真意切。

毕竟见多了大士族的谨慎,听闻这好消息,难免觉得楚国已经“天命所归”。

不过法正看了看赵云之后,稍微泼了个冷水:“我刚刚说的,是正常思路,他们之所以接受楚币,五分的确是对楚国的信心,不过另外五分……也是希望‘我们知道他们对楚国有信心’!”

法正说的有些拗口,但赵云稍微转了转也就明白了法正的意思——变相的投名状而已。

接受楚币,就代表接受楚国、对楚国有信心,这信心是真的,不过更多还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对楚国有信心、甚至有归属感——毕竟现在巴东是在楚国的控制下。

何况楚币这东西,还是很保值的。

哪怕益州禁止与楚国交易,不过这些大士族,哪个没有些自己的路子?实在去不了楚国,还去不了关西、去不了中原吗?到时楚币自然能花出去!

即便将来益州驱逐楚军,他们也不会亏,益州府也不可能追究他们在楚军占据期间的交易行为……

如果说巴东的百姓家中是“小有家底”的话,那这些当地士族,就真的称得上一个“肥”字!

恩,仔细想想,朐忍的库藏也不是“消失”了……而是被转移到了这些士族的家里!

一方面将这些粮食充塞军用,另一方面楚军还将一部分粮食,“借”给了受人祸的平都和涪陵一部分。

至于抵押物,自然是来年的粮税。

赵云也用出征前,白图给他的“节钺”、也就是“总督入益后军政”特权的象征,宣布分鱼复、朐忍、临江、平都、涪陵五县,设“楚·巴东郡”!

显然没有抢一笔就走的意思,而是要真的将这里并入楚国,不打算离开……

巴东郡百姓的一切待遇,理论上自然也都和楚国其他百姓一样,只是……巴东郡暂时被划分为战备区,粮税上浮到十税三,而不是楚国通用的十五税一。

不过多收的部分,也承诺在战备区划分解除后,会在之后以减免的形势,分数年归还。

同样对徭役人力的“征收”也更重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