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另外在其他管制方面,也都更加严格,并且在徭役人力的分配上,并不遵循楚国的“最低基建比例”——楚国对人力征收后,要用于地方工程建设的比例有所要求的,不过在战备区,肯定以辅助军需为主、不会急于收效慢的建设。

还有就是巴东必定还不稳定,楚军没有马上在这里厘清田亩、彻查人口的意思,最多是给田地太少的百姓分些荒地。

虽说有区别对待,但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弹。

毕竟原本益州的粮税是十税一,但巴郡因为要保持军队数量,还要再收一个十税一,还有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楚军在账面上,对粮税的提高也并不多,而从实际征收考虑,因为取消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税,对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根本就没涨!

相当于没涨税,还承诺将来会暴降,即使将来的事儿,百姓不是那么相信,但也肯定不会有太多不满。

如果一定要说不爽,那也是知道楚国百姓真正的粮税后,出于羡慕嫉妒恨的不爽……

并且其他大型地方工程,虽然肯定没有余力去搞,但“神农精华”却也是在向巴东运过来的!

运神农精华,可比运粮食划算——毕竟神农精华可以令巴东的亩产提升,以巴蜀本就肥沃的土地,可以“换”到比神农精华多得多的粮食。

如此一来,基本就不需要运主粮进巴东,大大节省运力,虽然更多的军队养不起,但是保持两个师的规模,却绰绰有余。

尤其是等来年神农精华生效之后,在民心上,楚军也将彻底化巴东为主场!

不过江州为核心的防线,的确也抵挡了楚军的进一步攻势,两万楚军要突破江州,靠强攻肯定不行,何况真的强攻,军需物资也不充裕,要么增兵、要么……需要找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

巴东发生的战斗,消息传回了金陵、传回了城都,传向了四方……

原本蛰伏下来的楚国,居然因为汉中之事,悍然出兵益州,而且从动员到出兵不到一个月,从出兵到开战一个月,从开战到宣布建立巴东郡,也只用了三个月!

岁旦的时候,白图在金陵回应了百姓的请愿,半年之后,益州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楚国的郡……

而且这次分五县而立郡,完全是楚国自行宣布,在赵云以经略安抚的特权,宣布成立巴东郡之后,金陵也立刻回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