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将不安定的消息,带给了黎阳的同时,也给了曹操机会……

短短三天,令假“黎阳有失”,变成了真“粮道被断”,袁军濒临崩溃。

许攸建议袁绍孤注一掷、继续南下直取许都,结果不仅被袁绍拒绝,还被烦闷的袁绍痛骂一顿,斥其不安好心……

原本许攸倒是真心出的主意,料来此时许都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只要击败眼前的曹军主力,兵压许都——那许都本来只是普通县城,现在虽然城墙加固过、还是名义上的国都,但是……朝中有多少人和曹操面和心不和?

连董承都私下给袁绍来信,希望他来拯救天子!

只要几万兵马摆到许都城下,外患一逼、内患自现,曹阿瞒拿什么挡?

而袁绍的老巢邺城,还有数万兵马,许攸想来那留守的逢纪,哪怕差自己还差两个郭图,但至少是沉稳中正之士,曹阿瞒偷偷摸过河一些人又能做什么?

不过这听起来太过冒险,袁绍又不善于听从与自己主观意识不符的谏言,加之许攸之前就力劝袁绍偷袭许都,令心情烦躁的袁绍借机发作,指责他是和许都的大臣有牵连,要做汉室忠臣……

气得许攸直跺脚,指着袁绍的鼻子说:你才是忠臣、你家四世三公都是忠臣!

结果闹得不欢而散,许攸甚至被袁绍免职关押。

郭图一见许攸要强攻,结果是令袁绍如此气愤,立刻谏言袁绍撤回河北——这正是郭图的智慧,袁绍生气什么,他就建议相反的……

潜移默化中,袁绍总是采用他的意见,自然就会对他越来越倚重!

如果是盛世党争,说不定郭图还有机会做个宠臣,只是现在……

结果正如许攸所说,贸然撤军反而令军心更加动荡——军队的数量越大,“军心”也越是难以约束,往往是被动的有进无退。

这一退的,不等过河便各营都有逃兵出现,而且就在他们过河之后,沿途被夏侯惇衔尾追击、被夏侯渊的豹骑剽掠两翼的骚扰不说,来到黎阳时,城楼已经变幻大王旗!

原来就在一天前,曹操率领的精锐,抵达了黎阳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