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也的确袁术这在六七年前,可谓是最强诸侯的四世三公嫡子,现在根都被白图掘了,令许攸很开心,验证了自己的眼光。

至于袁绍和曹操,相对而言,都属于比较容易相处的,虽然袁绍也是袁氏出身,但袁绍是庶子。

名义上袁绍是袁逢的庶子,不过过继给了袁成,而袁成早丧,没有其他子嗣,这么算来也应该是袁成的嫡子才对?

不过实际上不能这么算,此间有一桩隐故——袁绍不是一般的庶子,而且是私生子。

最初之所以过继给袁成,并不是因为袁逢未卜先知的预料到,袁成会英年早逝、还没有其他子嗣,而是为了遮丑,才有了这桩过继。

袁成接受这过继,只是帮兄长遮丑,并不是自己生不出来……

只是因为袁成早死无后,袁逢才继续与袁绍叔侄相称,袁绍也多了个不大正经的“嫡子”身份。

所以这过继也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袁术更是瞧不起他这个庶出的哥哥,这也令袁绍比袁术更“谦和”一些,大家也更愿意和袁绍玩到一起去。

在洛阳的时候,袁绍的形象就是老大哥,动不动就要罩着别人,哪怕是没什么能力的人与其结交,他也会故作大方的赠金设宴……

只是袁绍的识人之能有限,而且因为出身的原因,比较重视“名望”,有时候有能无名之人投效他,他也会用“老子不差再养个闲人”的态度来应对。

和这些贤才为自己做出的贡献相比,袁绍更陶醉于自己接纳贤才时的满足感。

这令袁绍真的养了不少闲人,而一些大才之人,反而会不爽他这一套而离开。

至于曹操……

当初在洛阳时,就是个愣头青,他的“存在感”和袁绍并不是一个性质!

这从董卓入朝之后,曹操和袁绍的表现,就可见一斑——袁绍回老家招兵买马,曹操……带着把刀就想去极限一换一!

像是许攸、淳于琼当初虽然和曹操玩的不错,但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他的,直到现在许攸也习惯性的称呼他的小名“阿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