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玉春比哥哥小两岁,比哥哥矮一个头,现在还是个小少年呢,他们这一届的学生比庄玉林他们上一届多不少,老师还给他们说了,从下学期开始要分班了,按考试成绩来分班。
这就是所谓的“尖子班”、“平行班”了。
庄民国这是知道的,上辈子九年义务教育后,那会儿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去上学了,一个镇初中一个年级都是七八个班,一个班五六十个,一个学校上千个人,住校的多,去食堂的多,连班级也多。
为了方便管理,就把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分开了。
一般是前边几个班就是所谓的“尖子班”,后边几个就是所谓的“平行班”,一开始这分班就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因为确实是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专门走个过程,读完这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初中拿了证就不读的,这些学生没想继续考高中,平常在课堂上就不会多认真。怕他们影响到了其他要继续读,继续往上考的学生,这才分了班。
人多,分得杂了,也不好管理,跟庄玉林他们现在这样考上来的不同,一个班上的学生差距不算太大,都是基础过了关的。
到后来,这个分班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好班”、“差班”,就是学生自己也知道,分到后边的班级就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分在前边的,就是成绩好的。
村子里,家长送孩子去读书,一起去的,都会问一下,你家的分在几班,我家的又在加班,要是分到了“好班”,家长都觉得有面子,还要谦虚两句,说什么,“也是他平时考试好,自己争气,我们家啊从来不吵不闹的,孩子自然学习好。”
庄民国他们家里虽然穷,但两个儿子读书好,都是分在“好班”的,要是他能挣来钱,肯定能考上高中,读大学呢。
庄民国跟他说的:“不要贪玩,学生的时候就是好好学习,你认真学了,哪怕分到差班也没事,照样可以考高中,读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