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还不到十五呢,到二十三四,还要读□□年。
他前半辈子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庄玉林今年抽条了,尤其是个子拔高了,就一两个月功夫,长了一个头,他现在都比“好妈妈”陈夏花高一些了,到工人爸爸肩头了。
抽条就廋了,陈夏花每天都变着花样给他们炖菜,买肉来补。
中午他们都是在学校吃的,嫌吃得没味儿,兄弟两个还从家里带了辣酱去,辣酱白菜,是家里自己做的,学校的饭菜是大锅菜,顾忌每个人的口味,最后综合就是做得清淡,一盆菜里只有几个辣椒,吃多了嫌没味,盐也有点少。
按小二玉春说的,“跟换了个人炒菜一样。”
他们这批初一的新生刚去的时候,食堂的饭菜口味淡,还是有盐味儿,读了两个来月了,盐味都少起来了。
庄玉林安慰他:“肯定是新手,还没有掌握炒大锅菜呢。”
别说初一的学生了,庄玉林他们初二班上的也说过,都觉得学习的饭菜越来越难吃了,都盼着这个“新手”赶紧熟能生巧,炒出好菜来呢。
初二的还开过玩笑,说他们要去帮食堂炒菜,炒出来的肯定比食堂的“新手”炒得好。
饭菜不好吃,小卖部的生意就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