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么?”白杨问,“它是唯一超出我们认知的物体。”

“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找到确切证据之前它只能说是高度嫌疑。”赵博文说,“至于后面几个问题,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得出了一些不靠谱的推测,都是俺寻思,我倒是可以跟你讲讲,反正跟你说也不用负法律责任。”

“赵叔你说!”白杨打起精神,“讲给我听不算造谣!”

“首先,杨杨……你觉得把一颗时间胶囊,一件时光慢递,送到二十年后,很困难吗?”赵博文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又抽出一根。

今天他抽的烟比通常一个礼拜都要多。

白杨听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

“难?”

“不,不难,其实一点都不难。”赵博文“啪”地一下打着打火机,拢在手心里点燃香烟,“老王的想法是对的,埋个时间胶囊其实不难,把它送到二十年后也不难,但为什么我们失败了那么多次呢?”

问完这个问题,老赵深吸了一大口。

“因为世界毁灭社会动乱。”白杨回答,“胶囊会被人挖出来。”

“对,是这个原因,应该说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双盲,要防止有人同时知道胶囊是什么和胶囊在哪里。”赵博文点点头,“但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杨杨,要学会把一个单独的事例推广延伸到普遍领域——”

赵博文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

“杨杨,我现在把这颗石子扔进门口的绿化带里,你认为它能不能留存到二十年后?”

白杨怔了怔。

不等他回答,赵博文自己就把答案揭晓了,“一定是可以的,我们把这颗石子随便扔到绿化带里,只要不出意外,不是太倒霉被车碾碎了,它一定可以完整地待到二十年后,毕竟没人会跟一颗不起眼的石头过不去。”

白杨点点头。

“但是——”赵博文话锋一转,“如果我们要把这颗石子送到二十年后的bg4sr手里,仍然随手扔进绿化带,能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