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对,不能,想把石子送给bg4sr,必须要把它塞进时间胶囊,要遵循双盲守则,否则就会失败,要是把它随手往绿化带里一扔,百分之百送不到对方手里。”赵博文问,“为什么都是同一颗石子,但两个结果大相径庭呢?”

“因为第一种情况不必送给特定的人,无论石子在二十年间流落到了什么天涯海角,它还在那里就行。”白杨说,“但第二种情况需要把它送给某个人,那就复杂多了。”

赵博文点点头,“本质区别在哪儿呢?”

白杨沉吟几秒钟,“本质区别……”

“先不急着想,我们再看第二个例子。”赵博文仍然用石子举例,“我们现在再去捡两颗石子,一共三颗石子,我们把这三颗石头,扔进绿化带里,它们能不能存活到二十年后?”

“可以。”

“对,可以。”赵博文说,“那我们现在把三颗石子排成一个一字型,放在绿化带里,杨杨,这个石子阵能不能成功留存到二十年后?”

“不行。”白杨说,“它肯定会被打乱。”

“为什么同样是三颗石子,结果又大相径庭?”

“因为……第一种情况不用顾及阵型嘛,阵型太容易受到干扰,被人打乱了。”

“是,不过这是表象,我们要看到本质,只有看清本质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找到其他运送时光慢递的方法。”赵博文点点头,扭过头来,竖起两根手指,“杨杨,现在我要引入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做目的性,一个叫做携带信息。”

第十九章 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采访实录节选·摸索与总结中的三大定律:

笔者是在2020年年末见到赵博文的,这位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日程安排得很紧,工作很忙,在微信上约定的日期连续推迟了两次,他才抽出时间接受笔者的专访。

我们在中山路附近找了一家咖啡馆,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笔者一点四十就到了,在小桌上打开电脑和手机,点了一杯茶,等到两点时,赵博文准时到场。南京的冬天仍然很冷,玻璃落地窗外还下着毛毛细雨,一个高挑瘦削的男人推开咖啡馆的门走进来,灰色的长风衣,黑色长裤,玳瑁框眼镜,手里捏着折叠伞,他抬起头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