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需要负责的人,康熙越发严肃了。对于他来说当然知道走这一条路对大清,对整个国家的未来都有无限的好处,这人必然在随后的历史上能画上重重的一笔!
不过,在臣子的心中只怕会联想到历史上改革失败的惨剧……
偏偏科举不但涉及面广,一动更是牵动全天下学子,必然要文采出众、众望所归、泰山北斗级别的文匠才行。
若是前些年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尚在之时,他倒是不错的人选,只可惜对方现在已是年老体迈,重病卧床……康熙闭上双眼仔细的将朝上的每一名大臣都拿出来盘点一番。
身为当今砥柱中流的保和殿大学士李霨的名字跃然出现在康熙脑海之中。他蹙眉思考片刻,反复掂量,琢磨数遍之后,康熙沉声缓缓开口:“梁九功。”
“奴才在。”
“传保和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李霨、户部侍郎兼侍读学士林如海、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鸿绪、侍读学士张英、李光地、张玉书、考功司郎中张九徵火速到东暖阁觐见。”
“喳!”
不出半个时辰,朝臣们都聚在东暖阁旁的偏殿内等待皇上的宣召。让他们有些疑惑的是在场的均是汉人文臣,且大多关系亲近,往来甚多。
虽然心里泛着嘀咕,不过自从进了偏殿,几位大臣就被殷勤的小太监请坐奉茶,还送上了几碟子点心,一派平和的模样倒是让众人吊在空中七上八下的心脏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