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永乐八年,当娘说外婆看中一个小姑娘,漂亮又聪明,娘接她来宫里亲自教养,将来给你做媳妇好不好,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我也要和我将来的媳妇,做像爹娘那样的夫妇。

若微是娘一手教出来的,温柔聪慧,举止端庄,处事得体。她和娘很像,但又有哪里不像。

皇爷爷说,若微行事更像皇奶奶一些,虽然她并未见过皇奶奶。

我成婚后,娘曾抱怨说若微工于心计,我笑了:儿子也‘工于心计’得很呢。

心里压着一句话没有说:若微是娘教出来的,娘不也是工于心计之人。

我说:在这宫里,没心计连保命都难。而且她再工于心计,也都是一心为了儿子。儿子只有对她更好的理,没有责备她的理。

若微是我的,所以我知道。

忘记是哪年,武定侯郭英的孙女进了东宫。好像从那一年起,娘的性情就渐渐变了。只是这变化来得太慢,当时难以觉察。

娘私下提起郭氏,眼神里的光芒与她提起二叔时是一样的。可她在爹面前,在皇爷爷、王昭容、东宫妾侍们面前,却又强装温厚大方。

爹的后院,不是我身为儿子能过问的。

但我想至少我可以不让若微跟娘一样心里苦,不让若微有朝一日像娘那样变。

娘在变,爹又何尝不变。

从宠我,到用我,再到防我。

宠我的时候,凡是好吃的,都想着留给我。

记得爹刚做太子那几年,去面见皇爷爷,皇爷爷赏了他几个江南的密罗柑,爹尝了一个觉得比蜜甜,揣在袖里带回东宫给娘和我吃,结果进门看见桌上摆着金灿灿的一篮,皇爷爷赏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