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杜元魁是二皇子一派的人,这话一出,他打的算盘众人也就听明白了,正是想趁着这件大事为刑部揽功,好巩固这一派势力呢。
不远处有人接道:“若依左相所言,大理寺卿周榕周大人措置裕如,九折成医,且官龄更长于杜大人,岂非为更合适人选?”
意料之中的,此时出声的正是右相文渚,他也垂袖行礼道:“陛下,臣推举大理寺卿周榕为此次案件主审!”
“右相莫不是忘了,周大人近些年可是不怎么管事了,官龄是没法儿比,但年龄也没法儿比罢?”张荃反驳。
这就是直接说人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怕是无法担当重任了。
“老骥伏枥,便不容许人志在千里么?”文渚瞥他一眼,轻飘飘道,“姜子牙中朝辅佐武王定天下,佘太君耄耋尚能挂帅上战场,怎么?左相莫非对朝中同僚有甚偏见?”
眼见左右相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众臣习以为常,倒也不慌,一次刺杀伤了三位皇子,这案件怎么看都是一口大锅,但锅大炒出来的菜也多,若这事落到谁头上,又能被处理得好,好处自不必说,也无怪乎两派会争论起来,连皇帝也没有定论。
就在众人皆看戏的时候,一位谁也未曾想到会出头的人站了出来,紫色常服袖摆一动,合袖揖礼,颇为仙风道骨。
“陛下。”蔺言一出口,殿内便是一静,只见他低眸,浅色的薄唇微掀,缓缓道,“臣推举大理寺少卿,洛长墨洛大人。”
众人一听,皆在内心赞道——这个提议,好啊!
先不说洛家乃中立,就冲着洛知卿今夜也遇刺一事,洛家人定然会将此事彻查清楚,不可能偏向谁人一分一毫。
况且洛长墨本就是大理寺中人,朝中人或许会因为刑部的站队而对其业务能力持有怀疑,但大理寺卿乃两朝元老,公平正直,就算他不管事许久,但指点总会有的罢,众人对其自然也能信得过。
皇帝其实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又想到若是洛长墨最终将此事以圆满收场,他的功绩上必会再添一笔,那么对于他想要除掉洛家来说,可就更难了。
正在他迟疑之时,不远处的宇文焕突然跪了下来,朗声:“父皇,儿臣也推举洛大人。洛大人年纪轻轻便能理尽大理寺堆积如山的案卷,且毫无差错,能力可见一斑,相信若洛大人为主审,定能帮父皇找出犯案真凶!”
皇帝的怒火本来又要升上来了,但目光一落到他颜色加深的衣袖上,那怒火就如同被人泼了盆冷水,一下子消失殆尽,他看着跪在不远处的儿子,不知怎地,一股疲惫油然而生。
为什么他这个最为宠爱的孩子,永远也察觉不到他的心思呢?
不,不对。
那人分明心有七窍,只是一丝一毫,也不愿用在他身上罢了。
良久,皇帝摆摆手道:“那便命大理寺少卿洛长墨主审,彻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