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权也是才回来,下雪的冬天可冷了,进到屋子里感受到房间的热气才又重新跟重新活过来似得。虽然到那边方氏听到杀猪就答应回来了,但是他也不敢先回来,万一要是变卦了怎么办,也亏得徐权一直没走,等他们来的时候都太晚了,要是按照方氏这种怕麻烦别人的性子今儿真就不大晚上回去了。
这边一直有佣人在热饭,他们进来的时候饭菜还没有彻底凉,大伙儿这才吃了口饭。
吃完饭把饭菜收拾了,他们都去了方氏他们的屋子,方氏老两口本来想见小山楂,但孩子熬不了这么晚早早就睡了,他们只好明儿再看可爱的小乖孙。
方书净道:“因为什么事儿耽误了?”
方氏道:“你不是说杀猪么,我顺便登记了一下,大家想吃多少,要是有合适的就给大家捎回来。”她这个人热心,爱张罗,本来就想跟相熟的几家说一说。
可后面很多人就主动求上了,方氏又不是个会拒绝别人的人,她也不好意思帮这个捎不帮那个捎索性就一起了。就这还是徐权和匠人村的两个小先生一块帮着记录呢,还有的拿钱统统被方氏拒了,就怕她记不住。说等把东西拿回来再给钱。
匠人村的人不光是有公分可以换日常用的东西,还可以换钱,匠人村一共才成立了几个月,已经有工匠把债务都还完了还小有结余,有手艺的人在哪儿都饿不死。
方氏一看要猪肉的人太多,怕没那么多猪,再加上她家里也做过生意很有头脑,就跟大家说每个人最多只能要五斤。这消息一出,能要五斤的就没有要四斤的,匠人村五百多人一共三千斤。大部分的人要肉,有的人徒子徒孙多,平日里都放在一块开火的人,要一部分肉剩下换一些猪大肠,猪心,排骨啥的,有爱吃这一口的。
方书净道:“行。”这是他娘应承下来的,不能让他娘在外头丢了面子。
方氏他们忙活了一天现在在一个温暖的房间里也有些累了,方书净简单的说了一句,就出去让他们休息。
第二天雪停了,方书净去了衙门,正好师爷要往外面走还跟方书净打招呼,说要去村里盯着杀猪的事儿。昨儿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今儿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要买猪肉呢。
方书净道:“我跟你一块去。”左右现在也没啥事儿,杀猪算是大事儿了。
师爷有些惊喜,有方书净跟着去当然好。有县太爷在,又叫上十几个衙役在旁保护,三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出去了!
方书净又跟师爷说了匠人村那边要定三千斤肉的事儿,匠人村的农具卖的很好,不光附近的村里都来买,还有小商贩过来贩售他们可是大功臣,杀猪过年这事儿可不能把他们给忘了。
师爷道:“我前些日子去了,那边黑猪最大的两百多斤。他们要是要的话怕是二十头不够。猪虽然两百多斤,但是猪杂和猪血多,还有骨头和猪头啥的都压分量,光剔下来纯肉怕是没多少。”他经常去看大黑猪,对村里的黑猪数量如数家珍。
方书净道:“我记得家家都养十头,他们那边一共八十多户人家吧。一共八百头猪,去了死的也有七百多头。”
师爷有个小册子,上面都写着呢谁家养的好,谁家养的差都有记录,道:“就是这猪,有大有小。也不是各个都肥硕,我听县里头人说,附近的村子都想知道咱们这边什么时候杀猪要过来买猪肉,这可咋整,咱自己县怕是都不够吃。”虽然这么说,但脸上却挂着笑容,他比谁都盼着县里好,现在他们平阳县全是附近最好的地方了,连养的猪都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