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媒婆正在说话,因着两府已经经过接触,媒婆的话也不过只是走过场,倒是后来何氏的话,令王秀英好不容易冷下来的脸又发起烫来:“贵府的五小姐娴静大方,我家那二小子若能娶得五小姐,那可真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也是我觅得宝贝。还请老夫人和二夫人成全。”
就算老夫人觉得王秀英值得何氏的赞美,这种时候也得谦虚几句。
于是一个赞一个谦虚,你来我往一番下来,王秀英是真的抬不起头了。
哪里知道王秀珊还来了个火上浇油,凑近王秀英的耳朵:“五妹妹,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是个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齐全的大才女?”
真要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齐全,前世的王秀英还真是如此。
只不过这辈子王秀英却刻意低调,只在书和琴上有些表现,其他的技能就算娴熟于心,也全被她烂在了肚子里,并没在他人面前露出过点点儿的蛛丝马迹。
明知何氏说的话不过只是为了表明男方对女方的喜爱之情,可是将只见过几次,难得说过那么一两次话,几乎可以算是陌生人的王秀英夸成一朵花,王秀英在羞窘之余也不得不承认何氏也是个人才,完全抢了媒婆的活。
双方本都有意,于是纳采的整个过程不但十分顺利,气氛也相当融洽。
得到老夫人和沈氏点头,很快就到了问名的环节。
只听着媒婆代表宁国公府询问王秀英的名和生辰八字,然后就是沈氏略带紧张的回复,递上手边早就备好的庚帖。
媒婆恭敬接过,双手交给何氏。
这份庚帖带回宁国公府以后将会与方何以的庚帖一起放在宁国公府祠堂的香烛下,陈设供品,焚香祈祷,以卜婚姻吉凶。
交了王秀英的庚帖,又互相说了些奉承话,老夫人客气地要留媒婆和宁国公府的人用午膳,无论媒婆和宁国公夫人自然都是婉言谢绝。
特别是宁国公夫人何氏,想起昨夜方何以与她说的话,她着急着要尽快将方何以与王秀英的亲事定下来,何氏哪里还有心情留下来用午膳?
当然也没这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