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妃笑了笑,带着侍女走了。

皇后在殿中枯坐了大半个时辰,突然问宫女,“淑妃、慧妃宫里现在在干什么?”

皇后已经一年多不管事了,宫女一听皇后问起,忙说:“大皇子、三皇子犯了错,他们两个母妃今晚都用了小厨房,并且派了宫里太监去了前殿,看样子是想替大皇子三皇子美言几句,求求情。”

皇后起身,“去前殿传信,说我有要事请皇帝相商,你再让小厨房做些菜。”

宫女大喜,忙说:“奴婢这就去。”

晚上,皇帝果然来了皇后宫中。

皇后随意说了一个马上要到的节日的安排,然后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说到二皇子身上,只是和以往皇后哭闹不同,这次皇后说得都是以前皇帝登基前,二皇子那些活泼可爱的事,听得皇帝不由想起自己未登基时,一双儿女是多么的可爱。

然后皇后又疼惜的说了几句当初大皇子三皇子对皇帝宠爱二皇子的不满,然后就和皇帝吃饭去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朝堂上,一众群臣正因大皇子三皇子涉及户部贪墨案争论不休,皇帝突然大怒,直接说大皇子三皇子目无王法,把两个皇子身上的亲王摘了,然后丢他们回自己王府禁闭去了。

于是,两个皇子的临时关押,直接变成真正的禁闭。

第249章

韩太妃一击得中,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蛰伏起来。

她虽然有野心有手段,可毕竟根基太浅,所以有些事,急不得。

而且时间,有时会给她许多帮助。

就像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带着带着孩子的孤苦太妃,谁都不会把她母子放在眼里。

而如今,她儿子已经封了亲王,兼掌户部。

若是放在前几年,她哪怕野心再大,也不敢想着让他儿子再进一步,可如今看着皇帝越来越老,宫里宫外几个皇子斗得一团糟,韩太妃却觉得有些事,未必没有可能。

所以她得等……

她还年轻,她儿子也年轻,而皇帝却老了,皇帝的皇子也大了。

所以韩太妃自从从皇后宫中回来,就接着吃斋念佛起来。

韩太妃天天拜佛,倒不是真期望神灵保佑,她向来不信佛,之所以设佛堂,一是想给皇帝表示她们母子与世无争,二是她读佛经是可以识字。

韩太妃是宫女出身,自幼被选进宫,学得都是规矩,都是怎么奉茶,因此她并不识字。

而且当初皇帝寝宫中,也不允许有识字的宫女。

韩太妃知道自己虽然有些小聪明,有些急智,这些在紧要时候,能救她命,可真遇到大事,却不是光有小聪明就行的。

就像这次的户部之争,若她只是宫中妃子,如何知道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所以成为太妃后,韩太妃就想找个机会识字,而识字最不扎眼的方法,就是读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