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苏建党在社员中重新树立威信,孙有权觉得自己灰头土脸,没人愿意搭理他,不说像过街老鼠,也已经是大柳树生产队最边缘化的人物。
本来是别的生产队看大柳树生产队的笑话,现在开始羡慕大柳树生产队了。明明他们生产队也受了灾,玉米倒伏也不少,可县里没给他们拨粮,谁叫他们没有优质粮种呢。
在新房,苏慢要带着糖包住主屋,她这屋很大,炕只有半截,另外半截可以藏粮食用。
这种农家建房几乎不需要散味,屋里的白墙干差不多了就能住,趁着俩兄弟不在家,苏慢把藏在旧庙的大米白面都鼓捣到新房,连放在佛像下面的米面她也没忘,全都弄过去。
新房的院子特别大,屋门前就是一片水泥晾台,可以晾东西用,苏慢规划好种菜的位置,鸡和鹅养在后院,两只小狗和闪电养在前院,这样鹅和狗全方位看家护院。
苏向东下班之后就抓紧时间搭窝,用盖房剩下的木板做窝,上面盖油布,树枝整齐围圈,看起来干净整洁。
等到周日,旧庙的人都去上工,苏慢他们四个开始搬家,他们的东西不多,把东西全运到新房并不费事。鸡、鹅还有三条狗也带过去,他们烧制的炭留了一部分给旧庙的人用,其余的也弄到新房放到柴棚,他们的家就搬完了。
大家都很振奋,每个人都有宽敞明亮太阳能照进来的房间,糖包也有自己的房间,只是她现在年纪还小就先跟苏慢一起睡。
尤其是每个人都有新棉衣棉裤跟被子,凑近一闻,全是棉花的味道。苏向东比较矜持,苏向南跟糖包两人躲在大被子里藏猫猫,俩人玩得特别开心。
苏向南喊:“姐,这大被子真好啊,又软和又暖和,我就想赖在里面不起来。”
苏向东看着玩闹的弟妹,心情超很好,想不到姐姐用起心来,能把他们的生活安排的这么好。
社员们都来给苏慢家填宅,送的都是一些小东西,拿火柴、毛巾、玉米皮编的蒲墩,以及黄豆、花生、粉条等农产品的居多,这是大家的心意。
陆原也代表旧庙住的人来了,拿的是江米条、牛蛇饼等零食。苏慢他们搬走后,旧庙的房间重新分配。何松岚占了后院一间禅房,剩下两间给四名身体较差的人住,剩下的人依旧在前院分住左右偏殿几个房间,他们住得宽敞,也没有人在压制他们,他们可以随意走动,就跟普通社员一样劳动,跟社员关系也不错。
苏慢收了东西,按照风俗请大家吃饭,她在淘宝上买了三斤猪肉,做了猪肉炖粉条、水煮肉片、鱼香肉丝等肉菜,大家吃得高兴,宾主皆大欢喜。
苏慢他们四个搬了新家很高兴,只是有个人听说他家还清了贷款,盖了新房之后坐不住了。
徐招娣回到大柳树生产队,她特意穿着她最好的衣服,一身的确良衣裤,头发梳理得油光水滑,可也掩饰不住她脸上的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