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麟卫的工作量一下便少了不少, 沈长寄悄悄准备的婚事也差不多了。
转眼便到了九月, 距离秋猎启程之日已近。
众家皆在为秋猎之行做准备,唯有谢家气氛凝重。
明妃身边的嬷嬷带了些赏赐的见面礼来到广宁侯府,见到王氏。
“我家娘娘向来宠爱柳姑娘, 可以说的是要什么便给什么的。”嬷嬷微扬着下巴, 笑中带着几分傲气,“近来总听姑娘提到贵府的二姑娘,娘娘心里好奇, 特来叫老奴来瞧瞧二姑娘,顺便与夫人传个口信,过几日的秋猎,娘娘邀二姑娘同行。”
王氏勉强绷着笑脸,“我家二女是庶出,只怕身份配不上明……”
嬷嬷满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打断道:“诶,侯夫人此言差矣,我家娘娘一向不在意这嫡庶之分,只有看得上眼缘,便是那无父无母的孤女,娘娘也抬得起她的身份。”
王氏脸色发白。
那日在平南将军府,柳夫人也是如此一套说辞。她暗暗咬牙,明家这二女真不愧是亲姐妹。
“不知二姑娘几时来?娘娘还在等着老奴回话。”
这嬷嬷看着和气,实则趾高气昂,王氏咬着牙,一字一顿吩咐丫鬟:“去把谢汝叫来。”
嬷嬷满意地笑了。
没一会功夫,谢汝到了。
“哎呦,真是标志的美人儿。”嬷嬷福了身,“老奴见过姑娘。”
谢汝还礼福身,认出这是明妃身边的人,疑惑地看了眼王氏。
嬷嬷热心地拉着谢汝的手,柔声道:“初三那日,娘娘请姑娘同行,卯时三刻出发,柳家的马车接您,姑娘莫要误了时辰。”
王氏一言不发,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嬷嬷连连夸赞谢汝,关怀了好几句,越看越满意。
聊了几句,王氏便将那匣子饰品给了谢汝,叫她退下。
谢汝心知这是柳愫灵的安排,也没说什么。她见王氏十分不悦,心里留了个心眼。
嬷嬷与王氏不咸不淡又寒暄了几句,回宫复命去了。她走后,王氏便一直闷在房里生闷气,连晚膳都没吃。
“上回是首辅,这回是明妃。”王氏冷着脸,对谢父道,“小小庶女,太不安分。”
谢父眉头紧锁,“此去只怕要多生事端……”
“我早说了她不是个安稳的性子,你偏不听,非叫我将她从慈明寺接回来,这下好了,人家搭上了明妃的船。”
谢父无视发妻的埋怨,问道:“她的亲事如何了?”
王氏脸色稍缓,“定国公家中有一庶子,两年前正妻去世。”
谢父皱眉,在屋中踱步。
“续弦……”
王氏翻了个白眼,冷笑,“续弦怎么了?她一个庶女。”
谢父不想与她争吵,按了按头,又问:“还有吗?”
“吏部侍郎家的幼子,家中无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