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没有答应,她笑着道:“城外的那些人刚迁移到这里,估摸着还有众多事情,今日便算了,改日等将军回来,我们夫妻下帖子,邀请杨大人和尊夫人过府一叙。”
杨县令见状,便打趣道:“那下官夫妻可等着了。”
一行人出了将军府,杨县令带着人回去了,杨海燕也去了城外,看那些投诚蛮子。
回到县衙,杨太太朝杨县令身后看了看,便问:“将军家的太太没来吗?”
杨县令道:“没来,自然也不会来。”其实邀请的时候他就知道杨海燕不会来,他也只是客气邀请。毕竟有些规矩的人都不回来,秦将军不在,秦太太一个人上门便显得有些没规矩了。秦太太是从太傅府里出来的,比谁都懂规矩。
杨太太:“那下午我过去看看那里有没有需要我的地方。”杨太太在杨县令还是名门子弟的时候就嫁给他了,那个时候杨太傅的势力极大,杨家乃名门望族,杨县令就算出了五服,但说起来,也是杨家子弟。所以家中为他选的正妻自然也是经过挑选的。故而,杨太太也是官家长女,即便没有杨家的势力,家中父母教诲也是好的。这般人,都是讲究规矩的。
杨县令道:“那敢情好。秦将军不在,我过去不妥当,你过去刚好合适。”
杨太太也是这个意思:“那位将军家的太太性格如何?可是大气?”她也知道杨海燕的出身,杨小姐身边的大丫头,就怕还有丫头的习性,相处起来需要自己太过迁就。倒也不是看不起丫头,但那位曾经是丫头出身,自己是官家小姐出身,要自己太过迁就对方,心里总是有些酸。只是她也明白,女子在家随父,出嫁从夫。夫妻一体,秦将军品级比她丈夫高,她要迁就那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女人啊,在有些时候,就要认命。
杨县令道:“下午你去了便知道了。”他不好评价别人家的太太,非君子所为。
夫妻这么多年,杨太太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也了解他的性格,听他说的这般轻松,便知道那位将军太太应该不是难相处的人。如果对方难相处,丈夫肯定会说,你要注意着点。
夫妻之间,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了解了,也就懂了。
县城外的帐篷只搭建了一半,大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吃午饭。这会儿已经是四月初了,天气彻底的暖和了。今天的午餐比这一个月以来的每一天都要吃的好,因为就在县城门口,采办方便。
今天大家的主食是番薯和土豆,但是每个人有一碗骨头白菜,就算是自己花钱买的,大家也吃的开心。
午饭后,大家继续干活,杨海燕带着下人、私卫和私卫家眷还有牛大一家回了将军府,随着人一起回的,还有从边关带来的家具,好在这些家具都带来了,随时可以用上,不然空荡荡的将军还需要采购这些东西。
到了将军府,因为是按照规矩建造的,所以每个区划分的相当明显,私卫以及家眷,和下人是一个院的,杨海燕让牛大一家也住了那里。
虽然都是一个院的,但是每户都是独立的,古代的世家有很多都是家生子,且一家几口子都是住在主子家的,故而,下人院就需要这样独立的小院子,不然男女都住在这里,会有不好的影响。
大家首先打扫的是正院,等正院打扫好,就把主子的家具搬进了厢房,接着打扫的是厨房,厨房可所谓重中之重。
这里的厨房有两个,一个是正院的小厨房,一个是府里的大厨房。
大家打扫的时候,杨海燕也没闲着,他带着牛大开始规划将军府了,把她眼中不需要的地方打算全部拆了:“这里……这里……还有那里,全部改成果林,你看可以吗?”旁边有一条小河,可以划船,这一处还有一座假山,加上有个凉亭,在凉亭里可以把整个将军府一览眼底。所以杨海燕觉得把这一带改成果林外加休闲度假区很好。然后再挖一个温泉出来,那就更好了。
牛大观察了这里的土壤之后道:“这里可以种,苹果树和梨树对土壤虽然都有要求,但是它们都很好生长。”而且,这里曾经是王府,选的自然是地质好的地方。
杨海燕听牛大这样说,也放心了:“那你休息两日就回去,把苹果树和梨树都移植过来,到时候直接雇佣镖局,快马加鞭的话,十几日就能到这里了。十几日的话,那些果树会死吗?”
这个牛大保证道:“现在天气不炎热,路上适当的洒点水,不会死。”而且已经种了一年的果树,是非常顽强的。
这样杨海燕就放心了:“这边的都改成果园,苹果、梨,以后的西瓜,都种在这里。偏院那边也拆几个掉,改成菜园子。对了,等你回来,还要去乡下再买些地。”他们家现在有钱,秦放的奖励有五千两白银呢。“买些军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