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汤太太和冯太太的事情,家属房又多了八卦,不过八卦的主角是汤太太和冯太太了。
这些个事情,杨海燕倒是没有去打听。转眼间,到了五月中。
这天,洪叔带来了好消息。五月上旬移栽的半亩西兰花,在经过十天的观察之后,存活了三分之二,现在已经进入旺盛期了。古代没有化肥,杨海燕也不能买化肥,所有的肥料就是猪屎、鸡屎、鸭屎。农场里养了二十只猪、二十只鸡、二十只鸭,负责农场的人是牛大一家。牛大负责庄稼,平时除草,喂家禽,都是他们家人负责。牛大一个月三百文钱的月例,除草、喂家禽的一共有四个人,每个月五十文的月例。除草的活儿不重,几个月才那么一回,就是喂家禽因为人多,也是快的。主要是这个活儿就在家门口,所以牛大一家做的很满足。就这样一个月,一家人能挣五百文了,还是羡慕死村里人了。
不过村里人也不敢做什么,毕竟这是官家的农场。
杨海燕听到这个事情,真是高兴:“那西兰花什么时候可以丰收了?”西兰花是杨海燕取的名字,杨海燕说,游商卖给她的时候,就告诉她,这蔬菜叫西兰花。
洪叔道:“牛大说,按照他的推算七月出可以开始丰收了。不过除了那西兰花之外,六月底土豆可以丰收了,番薯要到8月初。还有您说的番茄已经定植了,具体还要再看看。至于果树苗的话,成长的倒是好,不过后期要重新移植,目前来说还好,可等果树张开,可能会密,大概需要一亩的地用来移植。”
杨海燕想了想:“等番薯和土豆丰收之后,那一亩多的地用来移植果树。”一百棵苹果树苗、一百棵梨树苗,希望它们能茁壮的成长。庄园里家禽养的多,光是吃草不行,有些吃番薯、米糠,那都是花钱买的。等土豆和番薯丰收之后,家禽倒是有的吃了。
洪叔道:“是,回头我同牛大说。”
杨海燕想了想:“嗯,没事的话退下吧。”
待洪叔退下之后,杨海燕就心心念念记得西兰花了,她急着吃啊。
“太太……”莲嬷嬷从外面进来,“太太,咱们宅子里有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