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轻烟、古道、夕阳,这样的景色在村里人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风景,可对于温雨晴这种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时代,见惯了城市的喧嚣和嘈杂的人来说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原本穿到这个缺衣少食的穷苦年代,温雨晴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如今看到眼前这副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色,她的心渐渐的平静下来。

既然来了,那就努力生活,尽快适应现在的环境,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是花朵到哪都会芬芳,优秀的人任何时候都能活的精彩。

给自己灌了一波心灵鸡汤后,温雨晴循着脑中记忆,抬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原主家住的是三间土坯房,两间卧室,一间灶房,灶房在中间,进屋就是灶房。

温雨晴推门进屋,房屋低矮破旧,头顶房梁裸|露,墙面被烟熏的黑漆漆的,窗户上糊了一层破袋子,光线特别暗淡。

此时,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灶台边烧火,男孩瘦骨嶙峋,脸色蜡黄,面颊凹陷,衬得一双眼睛特别大,他穿着一身补丁叠补丁的粗布衣衫,裤子有点短,裤脚处磨的起了毛边,脚上一双沾着泥土的破布鞋。

猛一打眼,温雨晴还以为自己看到了难民。

八年前大队粮仓失火,原主的父亲在救火时丧生。

当时原主的母亲已经怀胎八月,听到噩耗后,直接早产,孩子虽然活下来了,但是身体一直不太好,温母也因此落下病根,再加上她整日郁郁寡欢,没几年就去世了,如今姐弟俩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