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府说白了只是一个御史,与手握重兵的将军府不是一个层次的,如今沈家小姐主动结交,有这机会自然要好生抓住才对。
宋大人也道:“沈将军驻守边疆多年,沈家子弟大多从军,多接触没错。”
宋玉不笨,联想到这两日京中的骚动,顷刻间便明白了宋大人的意思。
果不其然,饭后进入书房,宋大人便言明了意思:
“你自小习武,一手箭术出神入化,科举一途并不适用于你,为父思来想去,也唯有入伍这条路了。”
“我儿,你是如何想的?”
怎么想?宋大人为官十几载,所思所虑自然比他一个毛头小子周全,再者,宋玉也清楚,说是适合,其实是他只有习武拿得出手。
大部分官家子弟刚会说话就开始启蒙。
此后又经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有当世大儒好生教导,再之后科考,就连入官途都有长辈前后看顾。
他,到底荒废了太多时间。
宋玉俯身:“孩儿都听父亲的。”
宋大人抚着胡须笑了,一脸欣慰:“我儿莫要担忧,为父在军中也有几个同袍,凭你这身武艺,想要出头并不难。”
出书房时,已是半夜。
侍从连忙上前,将一件外袍披在他身上:“公子,夫人命丫鬟给您煮了热汤,还在灶上热着,可要饮用?”
宋玉抬首望天,阴云挡住了月辉:“不了,我去趟梧桐巷。”
侍从惊讶:“可是现在已经半夜了……哎公子,您等等小的呀。”连忙跟了上去。
夜晚上的街道无比安静,整个京城陷入一片寂静。
西禾睡不着,半夜烧了一壶酒,端着上了屋顶看星星,天空一片深蓝色,星星点缀在其间。
她翘着二郎腿,一口烧酒一口点心,别提多自在。
忽然耳边传来脚步声,且越走越近,西禾动作一顿,咬着酥饼探头下望。
男子披着大氅走在前面,小厮像个小媳妇亦步亦躇跟着。
咦,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