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想身后名的汪直(三十四)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毫无人性。

只可惜,明英宗无法顾及,分身乏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却始终无法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遏止倭寇。

笙歌到达福建之后,因为有着明宪宗朱见深的提前打点,交接并没有遇到太大的纠葛。

笙歌一边重新调整海防图,重建海防,一边根据她脑子里的知识交代工匠造船,顺带还秘密研制火器。

再往后的战争,刀剑长矛等冷兵器的作用会越来越低,大明朝必然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种事情,做起来一回生二回熟。

做慈安皇太后的那个世界,她做了太多的功课准备,没看见头都秃了?

就这样笙歌窝在福建,以福建为基点,联络周边,重筑大明朝的东南海防。

在她觉得时机成熟之际,战船,火器,水军,登陆了那个小岛国。

总是骚扰侵犯别国的,被反打回来总是异常的慌张。

笙歌表示,对这里,她的同理心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旁的不说,单单说明英宗在位时的台州倭寇作乱之事,以虐杀婴儿取乐。

又是用竹竿绑起来,又是泼热水,折磨人虐杀人的法子层出不穷。

跟这样的人,讲平等互助和谐相处,难道不是在自取其辱吗?

所以,提都别提,提了她也不会想听。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平定祸患,使其再无东山再起之力。

做完这些事情,笙歌松了口气。

汪直的身后名,早已经不是她担心的问题了。

灭瓦剌,平倭寇,哪一件事情拎出去都足以让史书大写特写。

关于阉人,宦官,脸谱化的形象,终于注入了新的活力。

汪直二字,足以让宦官的形象更加立体全面,有血有肉。

在笙歌回京途中,京中传信,天子驾崩,太子即位。

笙歌有些怔然,朱见深最终还是随万贞儿去了。

对于这种感情,她也不知道该作何评价。

外人眼中,朱见深对万贞儿相差近二十岁的感情深觉不可理喻,荒唐不已。

可偏偏也就是这二人做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做到了生死相随。

回京对新帝复命完之后,笙歌自请前往皇陵替先帝和万皇后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