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想追星的杜子美(四)

自立

自保

想清楚其中的关键后,笙歌开始了她在私塾之中的一鸣惊人。

凡事夫子布置的课业,皆是优秀。

小小年纪,出口成章。

当然,这些章都是杜甫幼时还略显张扬稚嫩的诗词。

她一介粗人,还是不为难自己了。

原本的杜甫本就聪颖非凡,如今有了笙歌这个老妖怪,自然是过目不忘,锦绣在怀。

杜家二公子杜子美“少年天才”的美名传遍了荥阳郡。

假日时日,必成大器。

只是,这位二公子着实顽劣了些。

荥阳郡安雍坊最让人头疼的当属杜家二公子。

身后永远浩浩荡荡的跟着一帮小萝卜头,喊着行侠仗义的口号,招摇过市。

且这个队伍日渐壮大,笙歌也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杜老大……”

可,瑕不掩瑜。

绕是如此,笙歌都拜了荥阳郡赫赫有名的文坛大家王老先生为师。

嗯,这位师父是笙歌精挑细选的。

王老先生祖籍蜀中,冬日一过便要辞官归乡养老了。

“夫子,听闻蜀中山雄水奇,人杰地灵,徒儿心驰神往,不知夫子回乡可否带上徒儿?”

笙歌扯着王老先生的宽大的袖子央求着。

孤身前往蜀中不现实,长辈在身侧,更容易说服杜家祖母和杜闲。

“你年纪尚小,游学一事不急。”

王老先生不由分说的拒绝道。

虽说打着乞骸骨落叶归根安度晚年的名义辞官归乡,但终究是他不容于仕途。

杜家嫡二公子,天纵之资,福慧双修,前途光明,何须随他这样一个被官场排斥的人回乡。

就算是他愿意,杜闲也断不会同意。

此子是杜闲的希望,也是杜家重现祖上辉煌的最可能的人选。

做一个纯文人,终究不是杜家所追求的。

“夫子,若我能说服族中长辈呢?”

笙歌也知王老夫子的顾虑,可如果错过此番机会,那想要再走近李白,恐怕真就是十余年后的事情了。

“夫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来我是想领略蜀中山川美景,二来则是不忍您孤身一人长途跋涉。”

“您就允了徒儿所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