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是上一次,马宁进行测试的时候,一些记者拍的东西。
那一次的浮箱,只有一百个,而这一次,却有一千个!
所以对那些企图窃取机密的人来说,这吸引力也是非常的巨大的。
随着马宁一声令下,所有的浮箱就开始进入自动组装程序。
由网络大师缨络参与编程设计的自动化程序完全不用马宁操任何多余的心。
一千个浮箱有条不紊的进入自己的位置,接触、扣紧、锁死、解压···
一连串的程序流程走下来一座面积达到零点二平方千米的长方形浮岛就呈现了出来。
从浮箱到浮岛,整个组装过程依旧没有超过半个小时。
这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广阔的浮岛再加上上面那些整齐排列的一二代海螳螂,多少已经有了一些要开采海底矿产的味儿了。
不过,这还没有完,因为有了平台,有了挖掘设备,还需要有勘探设备。
而这,马宁也是准备了障眼法的。
那经过变形,伪装成比拉鱼型潜艇的黑洞号此刻正静静的浮在浮岛的边缘。
那模样,就差在自己的身上贴上一个标语——
“我就是用来探测的水下单位,为整个探测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这两样,马宁还有一件东西要借这个机会展示出来,那就是他的海鸥级地效飞行器。
现在,这艘由里海魔兽重建而成的海鸥一号正在掠过海平面,向着浮岛的方向极速飞了过来。
在马宁开始释放黑洞号,让它去周围演戏的时候,海鸥一号已经成功的出现在这个水域,并且降低速度,最终能停在了浮岛边缘。
至此,马宁用于探测、挖掘、承载、运输的基本单位就算是齐了。
这只是明面上的力量,暗地里,还有更多更强的力量和工具存在。
也就是马宁就觉得表面上功夫马马虎虎就行,就没有仿造诸如穿山甲,探矿狗之类的东西。
纵然是有着足够的力量从海底挖东西了,但是如何把海底的东西给弄上来,那也是一个问题。
当然了,这个问题对别人来说是个问题,对马宁来说自然不值一提。
他在浮岛搭建完成之后,立刻就开始了部署,用超级粗的钢缆直连海底,然后在钢缆上面挂载运输箱。
整个装置就像是缆车一样,只不过运行环境是在水中。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为了运输高效,马宁还用了一部分运载舱,同时还特制了一种类似于潜艇的运载浮箱。
三种手段齐齐用力,完全补足了最后一块短板,剩下的就是开工了。
而这个时候,海上依然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马宁的浮岛,想要看看这个年轻人是否真能如他所说从海底挖出矿产上来。
马宁没有墨迹,直接把大小海螳螂都投送了下去,还把好几个浮箱、运载舱和挂运箱放了下去。
海螳螂当然不可能立刻就有结果,但是一号前哨站已经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了,自然是有着非常丰厚的储备的。
所以马宁就利用了这一点,将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矿石。
为了让那些看着这边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一些,马宁计划选择了第二天早上开始收取他装满了大小运载单位的矿石。
清晨的阳光温暖柔和,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看起来非常的宁静美好。
而那些舰船上的人们此刻也终于变得灵性起来,开始拿出望远镜瞄向浮岛。
眼看着情况差不多了,马宁就挥了挥手,让缆索、浮箱迅速开始上浮。
从海底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