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抱琴解释道:“这一批军械是边军的军械,上次兵部有文书送来郎君你没看,文书上就写的明白。新的军械优先运往西北,而西北的军械往东运,一层层的换。”

柳木再问:“什么叫一层层的换?”

“就是运到的军械由当地边军先挑一批,换下自己正在使用的旧军械然后再往东。不断的有新军械运往西北,然后依次自西往东更换所有的边军的旧军械,一直到燕州为止。”

“继续。”

“燕州那边将所有的旧军械再分配一次,一部分给室韦、契丹、黑水靺鞨部。一部分顺着运河南下,然后转到沂州南石梁河大营,那里早在武德三年就是处很大的军械坊,眼下优秀的工匠调往长安,普通工匠修理旧军械。”

柳木听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沂州那边有一个军械坊,他们眼下负责修理旧军械。”

“郎君,修理是其次,他们主要的任务是翻新。至少让军械看起来是八成新,然后涂上桐油装箱,箱子是全新的。也负责制作一些极简单的普通军械,比如旧式的弓、刀、皮盾等低价军械。而且还负责制作各种军服。”

听完之后柳木立即说道:“命令船队加速,追上马周,咱们先去海州,然后再去平城。”

“是。”

马周坐的船是普通的货船,柳木的船是全帆式战船。

柳木已经在海州码头转了一圈。

海州东海县在十年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仅三年时间这里已经形成了一片规模庞大的坊市区。

东海县城墙没有,建城需要工部、户部、礼部审批。

可这里却有正规的坊十九座,正在建的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号坊区,围墙已经建成,正在画线准备建屋。

这里的最高官员不是县令,东海县没有设县令,原先只有不到两百户人,战乱之后这里的官员全逃了,吏部考虑这里人口太少,根本不值得设县衙,靠着两个里正管理。

县事交由几十里外的海州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