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页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萧瑀继续说道:“圣人,熊本城不算舶司七十多位正式官员,以及流外二百多人,这些还不算各级武官。只说以熊本城为首长年驻守倭筑紫岛的所谓管事,实为官员的人。”

“说说,朕听着呢。”

“圣人,四州官及下属县,以及配属各司流内各级官员,这就是九百多人。”

“六百人,一个州就要二百五十人以上?”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了,因为大唐这边一个州的直属官员才几十人。

萧瑀慢慢地说道:“加上流外,筑紫岛大唐流内流外官员合计两千人,这还不算倭人的流外小吏。”

“圣人,矿山、运河、道路。桑农技、蔬菜、渔业。蒙学、礼教、婴育。海防、城防、县乡里治安。官员考核、监督、培训。钱、粮、麻、丝等核算……”

说到这里,萧瑀不想再说了。

房玄龄接口说道:“这方向文书我也看过,这才仅仅是重要的事物,还有许多不重要的也需要去作。这其中有些差别,大工坊、大桑林区的官员,也是吏部备案的官员,倭岛是特例。”

“是这个理,倭岛仅在册的礼部有品级的教员就有近百人,还有流外品的教员数百人,这些人都算官员的话,确实是听起来多,但这些人依然不够用。”

“跑题了,老朽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再征招官员了。”

“这招官……”房玄龄感觉这是件头疼的事情。

大唐的官员眼下有六种方式成为正式的官员。

第一种是科举,这是明面上排在第一的,但科举制度源自隋,此时还在一个发展期,民间也没有足够的学子来参加科举应事,说白了就是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基数太少,少到挑不出精英来。

然后是第二种,就是门萌。

三品萌及曾孙、五品萌及孙等,这在大唐有一个严格而详细的规则。这些人被会被到各级官员去学习,然后择优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