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抱琴说的宝珠,是按古代珍珠的说法,七珠八宝。

这个定级早在秦汉就已经有了,到了晋朝还有细分的珠八品,也就是珍珠的八个等级。

七珠为七分直径的珍珠,七分相当于一点四至一点五厘米,这个标准是因为汉代一尺只有二十一点三五厘米。

“这个也很少见。放在长安,至少值五十贯钱。”

“差不多。”抱琴认可这个说法,要知道一串三分的东珠就是数十贯钱,一般的高档珠花头钗也就是二分的珍珠,甚至是更低级别的八百子,千子。

千子已经不算小珍珠,是直径三毫米多的珍珠。八百子差不多是三点五毫米。

抱琴喜欢这颗珍珠,低声对几位宫女说道:“五十贯我买了,你们现在运气正好,说不定再换五十桶,会有一颗宝珠。”

这些宫女围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立即决定交换。

那枚珍珠变成了五十张抽签卷,也就是五十桶珍珠。

一位低等嫔妃见到抱琴换走那枚珍珠,也来到抱琴面前,她已经有一小罐子的珍珠,但没有一只直径超过四分的,大量的八百子级别,几粒三分,一粒勉强算是四分的珍珠。

抱琴经过讨价还价,以十贯钱收走了这些珍珠。

回到独孤兰若身旁,独孤兰若虽然视线还在正前方,却是低声对抱琴说道:“郎君把你教坏了,蚌是你提供的,回收珍珠的也是你。这无论怎么算最终的最大受益者都是你,给珠坊的那点钱一算,你的利润真不低。”

“公主,这枚珍珠如果由上等的首饰匠打造一枚飞凤钗,再配上一些小珠,在梧桐坊百贯都不算贵。”

“问题是,你只用了五十桶蚌。”

“说不定,她们又开出一枚宝珠呢,这个看运气,谁能说谁稳赚了。”抱琴说话的时候用丝帕不断的擦拭着那枚珍珠,笑的合上不嘴。

独孤兰若无奈地说道:“真是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