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只有新罗人很迷茫,因为他们送来的是人,而不是货物,他们新罗拿不出能让大唐看上眼的货物,所以根本就挣不到钱。

柳木在贵宾苑转了一圈,面子上给到了,然后对金德曼说道:“朴太大兄没在。”

“舟车劳顿,已经派人去叫来了。”

“那还要他再辛苦一下,我带你们去看我的诚意。”柳木丝毫也没有半点同情老人家辛苦的意思,因为他时间不够用了,今天已经是八月十二。

码头上准备有船,逆流而上。

往泾河上流走,就是独孤兰若的庄子,虽然她出嫁,但皇家并没有收回她的庄子还有田地。依然保留原样。

柳木要的这片河滩地,事实上是双码头地,因为他占的地块中,有泾河与渭河合流处的河滩三角地带,以及两河之间的地带。眼下,只建了泾河码头,渭河河岸那边柳木暂时没钱再去建设。

船。

中华古代的船领先这个地球上千年,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楚国与吴国就有过水战的记载,当年的大翼船长二十三米,宽三点五米,乘员九十多人。

汉末三国那四层的楼船更是不用多讲。

柳木坐的这条船,只有十五米长,宽四点五米,无桨,完全是靠风力逆流而上。

仅这条小船,就让新罗人不能不服,他们眼下在近海活动靠的还是木浆,而不是风帆技术下的船,更不用说海船了。

他们从新罗到莱州码头,是划船过来的。

柳木从前隋专门给隋炀帝造龙舟的那些工匠之中,挑选了几百名上等船匠,正从江南往长安运。没有李孝恭,柳木也得不到这些船匠。

逆流而上足有十里,一片石木结构的码头出现。

这里有士兵守着,这是长平秀公主独孤兰若的私用码头,任何从泾河顺流而下的船,非紧急情况不得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