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页

后面的总装车间里,一架战机,正在从厂房内被缓缓地推了出来,苏霍伊的工程师,工人们,围在旁边,脸上全部都是兴奋和喜悦。

这是苏霍伊设计制造的最新式的战机,完全是按照压制美国f-15战机的标准来进行的!

“我们按照解密的f-15战机的所有技术性能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现在我们的量产型的苏-27战机,在各个具体的性能数据上都要超过f-15,航程,爬升率,稳定盘旋和瞬时盘旋,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以后,我们的苏-27,将是f-15战机的最大的对手,我们可以从性能上完全地压制他们。”西蒙诺夫说道。

安德烈没有听西蒙诺夫的话,他的眼光,都注视在了这架苏-27战机上,只要一进入正式生产,军方就会赋予真正的编号,也就是由项目编号t-10变成了服役的编号苏-27。

这款战机,从外形上看,几乎跟后世的苏-27是相同的,并没有按照安德烈的建议进行隐身性能的优化,这显然是超出了苏霍伊设计局现有的能力的,也会影响进度,不过,整个机体相当平滑,翼身融合布局合理,整个飞机,看起来流畅和漂亮。

“翼根处有挂架吗?”安德烈突然问道。

这架生产型的苏-27战机,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除了翼尖之外,其余的地方还没有布置挂架,而安德烈的问题,则是最关键的,后世困扰了沈飞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由于机体强度和重量之间的妥协造成苏-27的软骨病,翼根部位在大过载下是扭曲的,导致了这里根本就无法布置挂架,后世分析沈飞是否完全掌握苏-27技术的一个直接看点,就是翼根部位有没有挂架。苏-35的有,说明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歼-11依旧没有,说明了沈飞的技术绝对不像宣传的那样。

第526章 上了苏-27

“可以啊。”西蒙诺夫说道:“我们的战机,机翼下一共设计了12个外挂点,最大挂载能力八吨。”

听到西蒙诺夫的话,安德烈才算是彻底放心,看来,困扰苏-27原型机的那些问题,在现在已经被彻底解决了。如果不是当初的雷达拖累的话,苏-27绝对不会在历史上反复修改,而现在,本来就采用了先进的平板缝隙雷达的苏-27,其实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苏-27的水准。

“不错,看来我们的大家伙,以后也可以挂在苏-27上。”安德烈说道。

在场的所有军官中,安德烈的实战经验是最丰富的,现在的安德烈,每年都要继续在米格25和米格31上飞够一定的飞行小时数,而去年的时候,安德烈甚至已经成功地改飞了米格29,飞行了十几个架次。而对苏维埃的军机的发展,安德烈当然最有发言权。

米格25和米格31只能说是剑走偏锋,在安德烈的手里,尚可与美国的三代机进行一战,但是,随着美国的战机的持续改进,这些飞机最终还是靠高空高速来获得生存空间,近距格斗绝对不提倡。而这些,到了苏-27这里终于获得了突破。

可以说,苏-27这架大航程的战机,带着浓重的截击机的风格,挂载大型空空导弹,可以起到米格31的作用,而同时,优秀的近距格斗能力,则是米格31不具备的。米格-31重型截击机,并不适合大量装备,而苏-27,才是苏维埃最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