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悲一喜

自己那位父皇为何独独留他一人,他们在商量什么事。</p>

基于朱衣卫在安国的形象一直不好,也就难免让李镇业有所猜想。</p>

因此他便选择离开了这里,转头去到了崔国公那,打算把事情讲给他听,问问这位外公的意见。</p>

崔国公本就年纪大了,之前在战场上就已经很是疲劳,如今刚恢复过来一些,遇到丧女之痛,确实有些扛不住了。</p>

因此回到自己的营帐后,立马就倒床不起,把身边亲兵都给吓了一跳,赶忙又去请太医过来。</p>

等李镇业到时,正好碰见太医出来,赶忙关切道“怎么了,是崔国公有什么事吗”</p>

太医见是李镇业问话,赶紧回道“崔国公与陛下情况类似,再加上崔国公年事已高,因此就显得严重一些,但只要安心修养,也能恢复过来。”</p>

听到这个,李镇业才算是稍显放心,当即就让太医一定要好好照看。</p>

毕竟如今沙东部就是他最</p>

好的依靠,崔国公可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倒下。</p>

随后他进到了帐中,一下便坐到了崔国公窗前,握着他的手关切道“外公可一定要保重身体,母后这一死,我的亲人已经不多了。</p>

我府上还有一些老参和宝药,等会我便派人去都城拿来。”</p>

崔国公听后很是欣慰,说道“殿下放心,我这一把老骨头还是能再撑一撑的。”</p>

之后李镇业陪着崔国公深聊会亲情,并把帐中之人都借故支走,才开始直入正题“对了,我刚刚见到父皇单独召见了吴旭,您说在这个时候,父皇见他干嘛,会不会是跟母后之死有关。”</p>

这时的李镇业,是有些怀疑李守基的,觉得是不是他动手害了自家母亲,同时对李隼也产生了怀疑。</p>

之前他是想过李隼不喜申屠慧的,但对于夫妻相残这种事情,还是有些突破下限了。</p>

崔国公听后也意识到了这点,直接提醒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一切陛下自有决断。”</p>

李镇业虽然不是什么人精,但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这话中隐含的意思,一时间只觉得这世上真是好笑。</p>

崔国公不想让李镇业钻了牛角尖,于是强撑精力,坐了起来。</p>

“殿下也不要多想,现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争取太子之位,你可知道初国公已经回来了。”</p>

一听到太子之位,李镇业一下子就被拉回了现实,这个现实的性子倒是真继承了李隼。</p>

“这个我知道,现在不还在传初国公被宿国所擒,是用一千五百匹战马才换得逃脱机会的。</p>

为此父皇好像还不太高兴,一直都没有接见初国公。”</p>

崔国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安国三大部中,大皇子已经与汪国公结亲,相当于得到了沙中部的承认。</p>

现在也就是沙西部还未表态,殿下不妨找机会帮着初国公说说话,若是能得到沙西部的帮助,那么争取太子之位的希望就更大了。</p>

另外我要嘱咐殿下,现如今陛下绝无要立太子的想法,殿下切不可主动提出,否则必为陛下所忌。”</p>

李镇业思索了片刻,最终同意了崔国公的想法。</p>

从这里,李镇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告辞离去了“多谢外公教诲,那我就不打扰外公休息了。”</p>

既然有了想法,李镇业便打算去实施,只是他这人确实不太机灵。</p>

你说要施恩的话,直接把事做了就是,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欠了人情债总会来还的。</p>

可李镇业偏偏就不一样,还非得先去找了趟初远,把有所图的事情都放在了脸上,这副样子让初远也是一阵无语。</p>

尤其李镇业还来的光明正大,深怕不被其他人看见一样。</p>

要知道一心为公,和拉拢自己势力,这两种在李隼眼里,完全是两种状态。</p>

虽然李隼本来也不相信李镇业,但这么明目张胆的,还是让人生气。</p>

不过好在初远及时找李隼表明了中立态度,为此在李隼那,初远还多付出了一点代价,才最终让李隼开口放过了此事。</p>

但在最后,李隼还是跟初远点了点,让他切记要做个忠臣。</p>

之后李隼在武德原假模假样的修养了两天,便急匆匆的带人赶回安都,要亲手操持皇后的丧礼。</p>

与安都这边的沉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宿都却已经是一片欢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