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主动出击

至于宿国援兵,现今都还没有消息,即使是快要到了,也可以用小股骑兵来拖延他们的进军时间。</p>

就只有褚国这一路比较麻烦,宿国肯定会向他们求援,若是他们来这里倒是没什么,就怕他们是往宜州方向进攻。”</p>

安帝听完之后,拍板道“初国公说的有理,如今合州已经破城在即,此时退去岂不是前功尽弃。</p>

不仅不能停,还要继续加大强度,朕当初说半月之内破城,尔等可不能让朕失言啊。”</p>

帐中将领齐声应是,高声回道“臣等一定尽力。”</p>

随即安帝才又说道“至于宜州那边,朕已经派了庆安侯领兵前去,以他之能,不求大胜,守住城池还是没问题的,尔等可以放心。”</p>

臣子们及时恭维道“还是陛下思虑周全,臣等佩服。”</p>

安军统一了想法,随后便又投入到了对合州城的进攻当中,并且还加了强度。</p>

一时间城墙之上险情丛生,李皓也只好当起了救火队,带着人到处帮忙抢险。</p>

这样虽然是累了一些,但终究是牢牢的把城墙给握在手里,维持住了均势。</p>

这让安帝李隼及其手下将领十分恼怒,明明每次就快要攻下了,结果就差了那么一口气。</p>

而为了能挣回这口气来,安军就只能继续加强力度。</p>

此时宿国援军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开始向合州城进发。</p>

即使有崔明在上面看着,这支援军终究还是比预期晚了五天才出发。</p>

也幸好,</p>

李皓没把希望都放在他们身上,而是准备要自救。</p>

安军得到了这个消息,虽然派出了轻骑骚扰,但心中的紧迫感却是更重了,便又一次加强了攻击力度,基本从天明打到天黑才会结束。</p>

这种强度的战斗,不仅李皓他们应付的极为疲惫,就连安军也是叫苦不迭。</p>

可即使这样,李皓也没把东宫侍卫再派上去,而是静静等待着一个机会。</p>

直到李皓观察天象,一场大风即将来临。</p>

此时义学的人,也已经移到了靠近合州附近的山坳之中,李皓就准备开始自己的绝地反击了。</p>

于是李皓叫来了王堃,说起了自己的计划。</p>

李皓准备带着休息好的东宫侍卫从地道出城,绕到东门之外,对安军大营发动一次夜袭。</p>

毕竟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大风天气的夜晚,最适合夜袭了。</p>

王堃对此是一万个不同意,安军大营虽然没有他们号称的十万大军,可即使再减去这些天损失的人马,四五万人还是有的。</p>

用一百多人去冲击一个四五万人的大营,成功几率实在不大,他不想让李皓去冒险。</p>

可是李皓却说道“夜袭本就是以少胜多之举,若是兵力相当,那我直接和他正面对垒便是,何必要这么麻烦。</p>

而且我作此决定,也并非临时起意,经过这些天我让陈喜去摸索的情况来看,安军自视四面围城、兵力雄厚,对于营寨并没有特别用心。</p>

再加上他们扎营时是以沙中部、沙东部和其他小部落各自为单位扎营,其中衔接点缝隙很大,想偷闯进去并不难。</p>

我看了天象,今夜必然会有一场大风,引火之物我都已经准备好了。</p>

只要在他们营中点上一把大火,风助火势,安军必然要大乱一场。</p>

到时不止合州之危可解,说不定还有可能重创安军。”</p>

王堃连连摇头反驳道“你这只是理想状态,万一哪个地方出了岔子怎么办,到时你岂不是羊入虎口。”</p>

李皓劝说道“舅父,人活在世,哪能一点险都不冒,就算是在城里一直守着,不同样也危险嘛。</p>

而且你是了解我的,如果真是死局,我绝对不会往上冲。</p>

既然我选择这么做,自然是有把握全身而退,你就放心吧。”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