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太子听罢,也是强自冷静下来,只是这办法却也是怎么都拿不出来。

还说道:“不知子仰对此可有什么想法,或者我把楼太傅和车骑将军也给一并招来,集思广益如何。”

李皓又叹了口气,是拿太子真的没办法,只好回道:“殿下做事不能总听他人的,总是需要有些主见才行。

那首先咱们先明确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若是雍王造反,您觉得朝廷是需要镇压还是该招安。”

然而不出李皓所料得,太子说是最好以招安为首,以表文帝心怀仁德,不忘旧臣情义。

于是李皓又是长叹一口气,教这个太子做事确实是让人心累,但该教还得教啊。

“殿下应当明白,那雍王做出这等辜负恩德的行径,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义。

若要朝堂稳固,就必须要用重典,杀一儆百,否则今日雍王谋反未受惩罚,明日就有人敢学雍王,到时这天下的安定就真的毁了。”

还好太子终究还有些优点,至少还是能听进去话的。

而后李皓便一步步把这件事拆分开,并将何家与雍王结亲之事跟太子说了,并引导太子做出选择,然后帮他整合起来。

在给太子完善了想法之后,李皓才说道:“好了,太子殿下现在可以去求见陛下了。”

结果就这已经把饭都喂到嘴边了,太子还是不放心,说道:“要不子仰还是和我一起去吧,若是孤等会说的哪里不对,你还能帮孤补充一下。”

李皓当即宽慰道:“殿下不用紧张得,只要将刚刚你想到这些和陛下和盘托出即可,纵使其中可能还有些疏漏,也没什么得。

毕竟陛下才学何等广博,殿下难道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能比得上陛下了。”

太子闻言忙摇头道:“那自然不是,我与父皇之间相去甚远,怎能同日而语。”

“既然如此,那殿下现在又何须担心呢,只要殿下能时常有所进步,那陛下就不会怪罪您的。”李皓回道。

听了李皓的话,太子细想之下真觉得很有道理,当即便信心满满地去找文帝了。

而李皓自己,则是直接出了东宫,回去自家府里休息,说来教太子做事,可比自己筹谋行军治政累多了。

而且自己想要做的事,都已经掺和到刚刚太子的想法之中,剩下就看文帝那边怎么说了。

不过正常得话,想来文帝纵使不会全盘同意,但也会接受不少得。

毕竟是太子这么多年,难得出的比较靠谱的主意,就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他也得给下安排才对。

事实证明,李皓得想法是对的,文帝在听到太子一番康慨激昂得表达之后,本就挺高兴得,至少这主动议事得热情很高涨,而且想法也算不错。

但开始也只以为这是其他人帮他想的,他只是起到一个传话筒的作用。

可后面随着文帝提出的问题更加细化,太子还能一一解答,就显得太子在这事上吃的很透,那文帝就更是对太子刮目相看了。

说来文帝也是可怜,最开始文帝对太子得期望也是很高的,但后来太子理事之后做的一桩桩不妥之事,却在不断得消磨着文帝的期望,直到如今才终于是又看到了希望的存在。

一高兴之下,文帝便基本同意了太子的想法,只是在具体做的时候,要他和凌不疑一起商量。

对此太子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他本来就习惯于依着别人做事,虽然李皓有意在改他这个毛病了,但这么短的时间,成效还是没有那么明显的。

而对于凌不疑而言,他也正好想看看平常太子和李皓是怎么相处的。

毕竟他和太子相处了这么多年,实在是太了解太子的性格,这次太子的作为可是让他意外极了。

也让他在心中不由感慨,在教导太子之事上,李皓比那位楼太傅可称职多了。

所以当第二天李皓到东宫时,便见到凌不疑也陪着太子在这里坐着,而且李皓总觉得凌不疑看自己的眼神,就有些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