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袁慎当官

就算是那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范围杀戮,大概率都会让士卒们杀红了眼的,到时哪里控制的起来,更何况是这种不能落人话柄的屠杀。

毕竟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世家大族动手,比起士卒暴乱屠城,显然前者更容易触动某些人的神经。

因为前者会让人猜测这个行动背后的目的,哪怕他们心里知道这事不会波及自己,但脑海中却依然会想这是不是皇帝要对世家大族动手的信号,继而令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联想到自己身上,而后者就只是单纯的残暴而已,这就是吴汉得个人品质问题了。

所以相信在动手之时,吴汉除了几个必要的人物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会去打招呼,只会等该死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再出来收拾残局。

而在这不受控制的空档,必然会有一大批本不相干的人被牵连过来,令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受灾。

对这样的行为李皓实在是认为不妥,便再争取道:“可是城里的百姓多是无辜的,我等前来本就是为了吊民伐罪,若是因此害民,心中何忍,不如再想想其他办法。”

不过显然来歙也没想让李皓参与,直接说道:“今日你回去以后,便整备一下兵马,明日一早便前往越巂郡,将那里接管下来。

成都的事你就不要插手了,到时我会留下来盯着,想办法约束一下的。”

好嘛,来歙这招倒是挺好,直接把李皓支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而且李皓还不得不感激他,因为借此至少能让李皓离这盆脏水远一点,不至于为此坏了自己的名声。

最后李皓还是答应了来歙,毕竟如今蜀地最大的两个官统一了意见,李皓也没啥办法,只能希望来歙这家伙能说到做到吧。

次日一早,李皓便领兵前往了越巂郡,而在同一天,成都附近驻扎的其他人马,也用着各自不同的理由离开了不少。

直到半个月后,李皓在越巂郡听到了成都事情的后续发展,公孙述、延岑全族尽没,随后成都府便发生了兵乱,席卷全城。

等大乱平息之后,城中一众人等损失惨重,蜀中震动,新任蜀郡太守张堪为平息风波,派人八百里加急传讯文帝,请他严惩吴汉。

同时由来歙出面将吴汉暂时看守在府宅之中,并又把李皓他们给调回了成都,节制那些在此次事件中霍乱成都的兵马。

当然这样的举动并不能让蜀中之人满意,所有人都在等着都城的消息,看文帝会如何处置此事。

而后文帝的旨意到了,对吴汉节制兵马不力,致成都遭遇兵祸之事严加训斥,夺了吴汉大司马的官职,另外还有吴汉副将刘尚也遭到了处罚,也算是给蜀地一个交代。

另外便是对剩下的蜀地世家大族、降臣降将给予安抚赏赐,并开始征辟蜀地人士任职为官。

这一番立威施恩下来,除益州、越巂、牂柯这三郡之外,其他地方基本都稳定了。

而后一年,除了一部分兵马被抽调去陇右之外,其他兵马在收回了益州、越巂、牂柯三郡之后,才接连撤军。

不过说来不巧,李皓与万松柏、程始他们虽然都在蜀中,不过因为分属南北两路的缘故,所以直到合围成都时才碰面到。

结果因为吴汉纵兵的事,没等说上几句话,就又被各自支走了,而后等李皓回到成都,万松柏和程始又直接就被派去支援陇右,连正式叙旧的功夫都没有。

就是不知道程始在陇右会不会碰到凌不疑,说来现在离剧情正式开始也就剩下一年了,也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翁婿的缘分。

这次离开蜀地,原先李皓收降的蜀地兵马自然不可能跟着走,除了一部分被留作了郡兵之外,剩下的都被遣散为民。

不过这些人手里都有李皓赏下的丰厚钱财,相比起其他人来,日子过的可是能舒服不少。

尤其是成都被吴汉绞杀了大批世家大族之后,让蜀地出现了一大批空地可以买卖,李皓特意出头帮他们统一置办了不少田地产业,算是对他们忠心的酬劳,为此也是让李皓在蜀郡的名声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