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前往徐州

至于秦夫子这边,梁氏也找他谈了话,毕竟李皓这么做,对于这个夫子而言,肯定是不恭敬的。

所以如果秦夫子要走,梁氏也能理解,并愿意奉送大礼相送,表示歉意。

而事实上,秦夫子再思考一番后,也真的离开了,是由李皓亲自护送出青州的,以表师生之仪。

等秦夫子走后,梁氏便没有再去请老师来,毕竟就以李皓这零散学习时间,也没谁愿意来。

人家好的夫子自然也是有脾性的,哪看得惯这种样子,所以梁氏便干脆自己亲自来抓。

至此,李皓有了充足的训练部曲的时间,前提是只要李皓的文章能一直做的让梁氏满意就行。

东去春来,到了春耕时节,这部曲训练便只能告一段落,毕竟在农业社会这可是天大的事,要真把农时误了,那不知会饿死掉多少人。

不过这次有了曲辕犁的帮助,袁家耕种很快就提前完成了。

之后又花了些许时间去开垦了荒地,但数量也并不多。

没办法,胶东毕竟不是什么荒蛮之地,自古便是人口稠密之地。

而在春耕秋收的这段时间内,既然不好做大规模的训练,李皓便又趁着空闲开始了自己的发明之路。

这次李皓的目标是改进下造纸术,现在的书简都太厚重了,一本完整的论语放下来就有一大摞,实在是不够方便。

另外就是如厕的问题,李皓刚来之时没啥钱,也不好为这事找袁沛、梁氏要钱。

毕竟他们在这上面的花销也不大,直到李皓挣了第一笔钱银之后,便开始用绢来擦。

舒服倒是舒服,可就是太奢靡了,李皓用的都有些心疼了,所以干脆提前把蔡伦的活干了,把造纸技术给改进出来吧。

当然,李皓要做那肯定比蔡伦改进的彻底,毕竟李皓直接用的就是宋代的造纸技术。

反正流程还是一样的,不过袁家本身就有造纸作坊,只是原先的制作成本太高,需要用到蚕茧。

毕竟好的蚕茧都是用来纺织丝绸的,纵使是质量较差的蚕茧其价也不甚便宜,而且即使成本如此高昂,但做出的纸张依旧粗糙不堪大用。

那李皓集中人力之后,首先便是针对原材料进行调整,使用获取方便、价格低廉的材料来制作新纸。

等有了成本之后,再一步一步的提升质量,反正袁家的工匠这两年在李皓的带动下,尤其是李皓舍得花钱的情况下,迭代发展的能力提高很快。

毕竟只要匠人提出的方法确实有效,那李皓是给出真金白银的,另外还可以将他们放归成庶民,当然肯定是不会让他们离开袁家的。

可即使如此,对于这些人而言,依然是天大的诱惑。

在秋收之前,李皓心心念念的白纸终于制作出来了,虽然没有现代纸张的质量好,但至少正常书写是没有问题的。

第一时间,李皓便将此物拿给梁氏来看,本来梁氏开始并未在意,结果后来一听这纸是李皓这段时间亲自督办下来的。

立马便问道:“这白纸的造价几何,产量几何。”因为梁氏知道李皓不会做无的放失之物,既然做了那就肯定是有意义的。

李皓回道:“这纸造价很低,是用树皮、麻、藤、麦秆、稻草等原料制成,现在因为熟练的工匠不多,如今只是试制而已。

但制作此物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只要愿意将人给投进去,产量不是问题。”

梁氏闻言,说道:“若是如此,那你是为天下读书人做了一件大好事,你准备什么时候正式制作。”

李皓回道:“我今日来找母亲,就是想说这事,既要大规模造纸,那原先的工坊自然就不够用了,需要重新规划一番,而且关于这纸要如何贩售,我还没有想好。

如今已临近秋后,我打算先领着部曲去趟徐州,所以恐怕没有时间来盯着此事,便想来请母亲出山。

监管工坊制作之事,但生产出来的纸张都先封存起来,等我从徐州回来之后,再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