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找我要官

王老太太回道:“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终究是你提议并落实来办的,也应当要感谢你下。

不过如此善政在汴京已经实行,你打算什么时候在各地推广!

另外不是说应天府是和开封府一同实行的吗,怎么没听说应天府那有什么动静?”

看王老太太故意往这方面引,李皓就偏偏含湖道:“原先确实是有这般打算,不过后面情况发生了些变化,就先停了那边的事。”

见李皓就是不说应天府尹的事,王老谈谈只好自己提了:“也是,应天府尹刚刚撤换,如今还没有正式任命新的人选,确实是不好进行变革。

不过你可得注意一下,毕竟商税改革不可避免的需要地方官府支持,这个新任应天府尹还是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免得误了你的大事,你说是不是。”

李皓看王老太太到底是把这话说出口了,也明白光装湖涂是湖弄不过去的。

便笑了两声,说道:“道理自然是这么个道理,但应天府尹乃是朝中重臣,其人选哪是我能置喙的,一切还得看两位大相公是怎么考虑的。”

王老太太自然不会让李皓把问题抛到欧阳修和富弼头上,毕竟以如今王家的情况,在他们两人处几乎说不上什么话,否则王老太太和王世平也不至于来求李皓办事。

而且看李皓这推脱的样子,显然是猜出了自己的来意,那就不能再打哑谜了。

打定主意之后,王老太太便说道:“这话是不错,具体人选自然是要两位大相公钦定的,可商税变革终究是由你来主导,大相公们想来也会征询下你的意见。

其实我们今日过来,也是想找你问问看,看世平有没有机会去做这个应天府尹。”

而后不等李皓说话,王老太太又说起了王世平的优势:“世平在地方任职多年,经验丰富,前往应天府任职在事务处理上面不会有问题。

另外世平的父亲当初也是支持新政之人,所以世平深受他父亲的熏陶,对新政之事极为赞同。

这次若是让他去就任,他必然会竭尽全力协助三司完成商税变革。

另外我王家在朝中也还有些旧交,到时也能劝他们一同支持新政,支持你的商税变革。”

王世平闻言,也是立即回道:“确实如此,若是我能前往应天府任职,我定当会全力支持你的。”

这两人说话之间,在“你”字上都有重点发音,很显然是在暗示,只要李皓能帮王世平挣到这个应天府尹,日后王家的人脉,李皓就也能用上一用了。

只是对于王家的人脉,李皓着实有些看不太上,要是这些人真有大用,这两人也不至于到这里来找自己帮忙。

当然也有可能是王家自身不给力,所以那些人家才不愿意出力的,毕竟互惠互利才能长久。

王家现在给别人带来不了好处,再想让别人出力帮忙自然就难了,换成自己可能就会不一样。

在思考了一会过后,李皓说道:“我到时问下欧阳大相公,看他是怎么个想法,当然只是问问,不一定有什么用。”

王世平听后起身说道:“只要大人帮忙,那我绝不会忘记大人举荐之恩。”

这话李皓接了,然后让王世平继续坐下说话。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聊完,王家母子两个也没有多待,之后在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等他们走后,卫氏也跟着离开了,只剩下张桂芬坐在李皓身边,好奇问道:“你真打算帮王世平谋官,素来你可都是瞧不上他的。”

“嗯,看我心情吧,要是心情好呢,又正好碰到了,再加上我还记得这事,就帮他问问。

要是我忘记了,那就算他运气不好吧。”李皓说完自己都乐了。

笑完之后,李皓便想起去南作坊看看,自从上回大炮初次实战,便惊艳众人之后,包括英国公在内的一众武将就对这种新式火器充满了兴趣。

当时就催着李皓要将火炮正式列入军中,只是李皓始终认为现今火炮还未完善,至少得先把造价降下来再说。

要知道现在的火炮可全都是青铜打造,在这个时候铜就是现钱,可想而知这一门炮的造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