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称帝

之后,李皓又在这轻声细语的安抚了好久,才算是让赵宗汉好过了些。

这时,突然从外面进来了个内侍,说是欧阳修等一众大臣在外求见。

李皓听后真想拍一拍自己的脑袋,怎么就把这事忘了呢,还没去和英国公通个风呢。

不过相信也不会因此出问题的,毕竟两边的人都是千年老狐狸,就算没做准备,想来也能应付自如。

此时,赵宗汉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看向了李皓,来征求意见。

于是李皓便说道:“欧阳大相公是官家托付之人,此番前来肯定是有要事来说,不能怠慢啊。”

赵宗汉听后,便似模似样的让内侍传他们进来,动作口吻倒是挺像赵祯的。

没一会功夫,欧阳修和英国公便协同一帮人走了进来,李皓大致瞄了一下。

人群里面除了英国公领着的一帮武将之外,其余应该才是欧阳修找来的人。

枢密院的枢密副使、同知院事都来了,等于枢密院的一同班子齐了。

政事堂来了两位参知政事,也只就副宰相来了两位,就只有韩琦和另一位参知政事没来。

另外现任权知开封府曾公亮也来了,这家伙在赵宗全进城之时带人打了一仗,虽然败了。

但幸好李皓他们来得快,弄得赵宗全没有功夫去抓他,让他逃过一劫。

然后其余就是申图刚等一众六部官员还有谏院、大宗正司的官员们。

再加上李皓代表的三司,相当于汴京城的是实权衙门基本都有人到了,这就让李皓不得不感慨欧阳修的本事。

这不声不响之间,这么快的速度将人召集起来,可不容易。

在李皓思绪乱飞的时候,众人已经向赵宗汉参拜完了。

这时,欧阳修说道:“请皇子将官家遗诏请出,给我等宣读。”

听到这话,赵宗汉有些不知所措,本能的看向李皓,询问李皓这该怎么办。

李皓见状轻微点了点头,示意赵宗汉同意。

赵宗汉见状就说道:“那就请先生来宣读父皇遗诏吧。”

说着就把手上的遗诏递给了李皓。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皓自然把礼数做足了,然后才接过遗诏,当众诵读了一遍,并交给欧阳修让众人传阅一番。

见遗诏确实没有问题,便将遗诏送回给李皓手。

之后便出面开始谏言,请赵宗汉召开大朝会,将遗诏当众公开,尽快继位。

而且说话之时,还引经据典的,李皓听着都有点发愣,就更别说赵宗汉了。

于是赵宗汉便又望向了李皓,询问意见。

李皓见状先点头示意赵宗汉同意,然后又在遗诏上英国公和欧阳修的名字上点了点。

赵宗汉此时也是理解了意思,便说道:“一切就按遗诏上来办吧,既然父皇让欧阳大相公和英国公辅政,那这事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还看向了李皓,似乎是在问李皓,自己做的对不对。

然后李皓悄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示意他做的很好,这番互动底下的人都没注意到。

因为随着英国宫和欧阳修出来接话,这次胜利果实的分配权就算是彻底落到了他们手上,这就让人不由的更关心了。

在赵宗汉的全力支持之下,欧阳修和英国公在极短的速度内便理清了一切。

在大庆殿召集了文武百官,由欧阳修当众宣读了赵祯遗诏,正式确立了赵宗汉天子的身份。

赵宗汉便就此坐上龙椅,接受百官朝拜。

之后便是要为赵祯治丧,按照礼制要求,选立山陵五使,由欧阳修亲自为五使之首的山陵使,英国公为礼仪使、曾公亮为仪仗使,其余治丧官员也一一安排妥当。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派出山陵按行使和司天监等官员进行陵地勘察,给赵祯去修建帝陵。

反正朝廷上线忙成一团,自然也就把一些官员的处置给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