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李皓削权

而且李皓也不明白,赵祯既然已经托付自己成为最后保障,那怎么会来调整自己的人,所以李皓原先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情况。

于是赶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有官家的诏书下来,要你交接的吗,接任的是谁?”

杨文远回道:“今日宫里面是有传出了一份诏书,上面有官家的大印。

在诏书里面提到说要为官家祈福献礼,其中就有要重启今年联赛的计划,说是官家原先对此极为重视受不能因为这场病而延误了。

又知道原先我有这方面经验,所以便直接让我来主持这事。

至于位置还是给我保留的,只是说在这段时间暂时由毕仲游来代理这事,他本就是我的上官,此举也合情合理。”

听到这个理由,李皓是真的感觉太扯澹了,完全不能让人相信啊。

唯一能从这里面确认的事,就是毕仲游看来是已经选择好了明主,而且大概率是投靠向了赵宗汉。

虽然不知道曹皇后是怎么办成这事的,可唯一能做成这事也就只有她了。

不过在这点上,李皓还真是有些想错了,实际上把杨文远赶出皇宫,是曹皇后和赵宗全两边共同的决定。

这两边都不想要李皓这么个不安定的因素,在宫中还保持一定的力量。

毕竟前车之鉴还在,当初也就是御营军一部在皇宫里面顶住了叛军,才给了李皓在外组织反攻的时间。

虽然两边现在都还没打算要用这么极端的手段,不过事情可以不做,但具体准备却要完全。

所以先是由赵策英把曾朝生约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让他想办法把杨文远暂时的赶出皇宫,把权利交给其他人。

对这一点,曾朝生直接说道:“这个人选的调整,必须要得到官家同意才行。

而且杨文远是殿前司的人,我怎么说得上话。”

赵策英听后却说道:“你说的这点我当然明白,我也不会刻意来为难你。

若是要调换这个殿前司都虞侯的位置,那自然是要官家同意的,可若是找借口给杨文远安排点事呢。

然后可以再让宋朝中以殿前司指挥使的名义,直接在这段时间,代管下属的公务,这样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在官家那里想来也不会多为难。

而且我想皇后娘娘只怕也对李皓有意见了,你到时在那边鼓动一下,甚至都不愿你自己动手,就能办成。”

听到这话,曾朝生眼前一亮,说实话他这段时间也看杨文远心烦。

虽然杨文远现在已经在宫中低调了很多,但只要想到杨文远和宫中的大部分禁卫的熟识程度,曾朝生就觉得很膈应人。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要真遇到了突发情况,曾朝生还得担心遇到杨文远的背刺。

要是能把杨文远给赶出皇宫,那自己之后办事可就容易多了。

至于曹皇后那边的态度,曾朝生也清楚的很,所以也不担心她会反对。

不过在赵策英面前,曾朝生还是得装做非常为难的样子,另外曾朝生还想试探一下,看宋朝中到底是什么情况。

于是说道:“皇后娘娘那边我倒是能说上些话,可她的态度就真的不太好说了。

虽说他们现在是有些隔阂,可毕竟李皓和杨文远当初都是进宫救驾的人,所以皇后娘娘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能保证。

另外就是你说的宋朝中了,他和李皓当初可一直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别到最后好不容易把杨文远给赶走了,结果李皓还是能掌控宫里局势。”

赵策英回答道:“宋朝中那边你不用担心,既然我和你提起了他,那自然是有了十全把握。

至于曹皇后那边,你先尽力去试试看,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成功那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曾朝生与赵策英确认了这件事后,两人便匆匆分开,免得会被人发现。

回宫之后,曾朝生在宫里面装了装样子,转了几圈便去到慈元殿,找到曹皇后说起了刚刚到事。

对于赵策英的主意,曹皇后也觉得很好。

在当初那场与李皓的谈话之后,其实曹皇后便有了整饬宫内防务的心思,以此把李皓伸进宫中的全部斩断。

唯一让曹皇后在意的是,赵策英说宋朝中已经站到了他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