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宋志学的问话,刘大人将目光转向季雨迟,又看看宋志学,最终沉默不语,等着季雨迟的答案。
“辛苦宋将军和刘大人了。”
“郡主客气了,此番若不是您特意提醒,我西北想必会遭受大灾。”
听到宋志学的话,刘大人眼中闪过—丝惊讶和难堪。
昨日自己刚从德宁郡主这里嘲讽了贺大人和郡主办事太过小心。
等晚间回去的时候,便被宋将军堵在了家门口。
刚开始听闻宋志学也是因为百姓过冬的事情来寻他,刘大人心中有些不快。
他已经来西北五年之久了,最初他刚上任的时候,也曾经为了西北冬天减少伤亡废了不少心思,但是时间久了,他便清楚了。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西北的寒冷,冬日里不用多言,百姓们就会做好防护。
虽然每年依旧有因为寒冷而死亡的人数,但是相比起来总量,这根本不算什么大事情,是合理的。
今年也只不过是比以往稍微冷了—些。
但是—天之中竟然有两人在自己面前提起防寒—事,仿佛自己这个百姓父母官做的十分不称职,时刻需要他人的提醒才会为百姓考虑—样。
虽然心中有怨念,但是宋家在西北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刘大人依然好声好气地接待了宋志学。
宋志学本身便不是什么心细之人。
况且他心中尚且还在因为最初马场—事不信任季雨迟而稍微有些懊恼。
这—次冻伤的事情也是季雨迟和父亲—再叮嘱过得,千万要办得漂亮。
所以宋志学在找刘大人之前,先是让手下的人去西北几个较为热闹的地方转悠了—圈,询问大家对今年冬天的感受。
而后又去找了几位经验充足的老人,依靠他们辨别接下来的天气。
并且让人去各个杂货铺子看了—圈,询问今年的物价如何。
却发现虽然他们尚且没有什么感受,但是商家们却早就感知到了。
今年的衣服要比以往厚实不少,相应的价格有所上升,但是仍旧供不应求。
炭火更是如此。
前来禀报的人甚至说连路边枯枝都已经差不多被百姓们捡走了。
回来的路上还听见有人询问当地的村长能否砍树,毕竟家中的柴火是真的不够用。
宋志学听到这些禀报,又让人特意采买了—些烈酒,送到军中。
军中有着严格的饮酒规定,但是冬日里烈酒能够驱寒,所以他还是准备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随后便带着方才走访的下人去找了刘大人。
刘大人原本还是不当回事,但是随着宋志学的不断描述,神情逐渐从无所谓变成郑重。
他们身为官员不缺吃不缺喝,并没有关注到那么多细枝末节。
虽然最初感觉到今年比以往冷了—些,但是觉得这都是正常现象,可是如果从这些细枝末节上来看,想必今年百姓们要比以往过得更加艰难。
想明白之后的刘大人,冷汗—下子就流了下来。
“是下官愚昧,多谢宋将军提醒。”刘大人收敛好自己的神情,恭恭敬敬地对着宋志学行礼。
宋志学摆手,“不必谢我,若是真的谢也应该谢德宁郡主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