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我们也确实想要回家看看。”李纲笑道。

他们两人十分坚持,无论王庶等人如何相劝,他们都不愿意留下来。

到了最后,赵谌等人只能陪着李纲、李若水往前,李纲、李若水此刻已经坐到了马车之中,赵谌也陪他们坐在一起。

“老师,你们返回家乡之后,如果对朝政有任何建议,也可写信给我!你们对于地方上的政事也可参与。”赵谌道。

“我等都已经是平民百姓,不应该参与政事。”李纲摇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是百姓也可以参与政事,若是百姓对某个官员不满,甚至可以将他罢免,百姓选出官员都不是不可能!”赵谌道。

“陛下,您心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变革念头?”李纲道。

“不错,我要一步步变革大宋,使之更加强大。”赵谌道。

“陛下的雄心壮志,我们是不能参与了,不过,我要劝陛下一句,任何事情都要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李纲道。

“这我知道,光是教育、科举变革,恐怕就要持续很长时间!等到教育、科举稳定之后,我才会推行下一项变革!我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利害关系,不会肆意妄为!若是某一件事情不具备实现条件,我便不会推行,保持原状,稳定是我第一个考虑的事情。”赵谌道。

“陛下理政多年,手腕高明,这个我相信陛下!但愿我大宋越来越好吧。”李纲点了点头,道。

足足走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赵谌、李纲、李若水等人在车厢中说个不停,他们不再说政事,而是说一些家中的琐事,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陛下,你已经送了我们这么长时间了,不要再送了,回去吧!”李纲道。

“老师,我不舍得离开你!哎,从开封开始,你我大部分时间就在一起,即使分开,我也知道那是暂时别离,可是这一次,我实在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你。”赵谌道。

“陛下回去吧!老臣即便是回到家乡,也会继续忠于大宋,忠于陛下!”李纲道。

“陛下请回吧!自古以来哪有帝王这样送臣子的道理,我们两人受不起。”李若水也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