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出现以为特别注重礼节的皇帝,见新科进士礼仪参差不齐的,虽然没有明说,在殿试后却是让内侍去派人教导姿态不佳的进士。
幸好被当时的礼部尚书拦下来,让新科进士来鸿礼殿统一习礼,不然那几个被宦官教导礼仪的进士,怕是会颜面扫地。
被陛下明示其礼仪不佳,如何还能为官?
久而久之,庆朝也有了这个传统,新科进士殿试后,统一由礼部官员教导礼仪。
能走到这一步的都不是笨人,也知道各式礼仪,只是各有各的风格,有的赏心悦目,有的行云流水,单个好看,但一起做的时候,就杂了。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统一,速度、动作的统一。
-
殿试的成绩出来得很快,百来张试卷虽多,但大臣也不少,而且最重要还是排名次,不会有人落榜,自然快速。
太元帝把祝文乐的文章读了好几遍,觉得这样的文采,会试竟然只有第十名,这也太严苛了。
虽然这个学子有那么点点不务正业,但做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值得嘉奖。
“刘首辅不必这般看朕,以他的品貌才学,状元不行,探花倒是不错。”
太元帝自然知道,争鸣书院的学子不能为一甲,这是所有朝臣的默契,但他就是喜欢打破陈规。
见陛下主意已定,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对这个祝文乐有了戒心,想要稍微压一压他的仕途,他可以为官,但决不能入阁。
而争鸣书院出来的官员则是欣喜,百余年来,争鸣书院总算出了一个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