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乡试、会试更加复杂,学子进入考场后, 选择自己所擅之经,然后放卷人会将该经试题交给考生, 之后还会再给涉及其余四经的题目,加大了批改难度和考试难度。

虽然最后成绩还是已主经为主, 但其余经书也占了几分,所以只专一经的学子,是成不了一甲进士的。

这就体现了书院和官学的重要性,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天赋,判断他们是钻研一经还是五经都涉及一遍。

“先别看这个学子了, 这间的学子看完了,是《礼记初解》, 詹之你进去问问。”

这木屋并非完全紧靠水边,在它的外面还延伸着一条走廊, 便于争鸣书院的老师观察屋内学子动向。

一刻钟后,便会有相应的老师进去, 提问,再确定要不要收下这个学生。

一名老者站在屋外, 手持玉衡, 观察着祝文乐的动作, 手指灵巧,能在看书时,用长短不一的木头搭出房屋而不散,是个好苗子。

“这个学生合该进墨院匠堂。”

“你都不知道他读书怎么样,就让他进墨院了?万一他读书很好呢?”五经院春秋堂的老头不干了。

“虽然我觉得能研究机关术的都是聪明孩子,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木头,搭四面之墙容易,但这屋顶房梁,可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你看,他现在都没看书了,专注于搭屋舍,足可见,他花在这上面的精力更多。”

那老头十分肯定,这孩子的学问不怎么样。

见他搭完了,那老头整理衣衫进去了,春秋堂的老头不甘示弱,这学子刚刚一直在看《春秋注解》定是看进去了。

见此情景,其余人围过来看热闹,一时之间,这间屋子的孔洞都被各式各样的玉衡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