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后来证实这些书籍都是关于机械技术的科研杂志,他们一家人就要进干校了。
这种情况下,也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和父亲断绝关系,然后下乡。
幸亏爸爸的人缘不错,技术也过硬,外加上有母亲外在周旋,家里虽然少了不少东西,但房子什么的还在。
从那之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和旧社会、国外有关的任何东西了,一些摆件也都藏了起来。
妈妈精心计算着两人的工资,存下大部分,偶尔吃顿好的,衣服不好不坏,尽量不招人眼。
这样过了三年,在妈妈帮苏俊杨疏通关系,得到推荐能上大学的时候,附近传出了她家三个孩子一个都没下乡的碎语……
“幸亏你爸是学技术的,那些教外语、艺术的教授们都去了干校,房子、东西也被人占了,你写文章行,但是记住,不要太出挑。”
“孩子想写就写吧,你也别限制太多。”苏父说了一句。
“要是随他写,他就要跟着成老去干校了!”
苏俊杨一愣,问道:“成爷爷现在还好吗?”
“算不上好,但也不算差,他往日里也就做做学问,现在虽然也去了干校劳动改造,程度轻,一些东西还是保下了。”
“成爷爷年纪大了,就算再轻,身体恐怕也会吃不消吧!对了妈,成爷爷去的干校在哪里?”
前世苏俊杨知道成爷爷去了干校,但那时是他最消沉的时候,所以并没有注意。
只是一切结束时,成爷爷内里虚耗,三年后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