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小子,刘伯看得出来你家底很好,但是还是要当心点,平日里手别太松。”刘大爷嘱咐了一句。

“刘伯,我知道的。我爸妈送来的大多是吃食,大家也都看见了,我们自己在家吃,吃光了也就没了。”苏俊杨说道。

“知道就好。”

提这么一句也就够了,他爸妈应该也知道自己儿子的德行,不会送贵重物品。

吃完饭,苏俊杨拿了一部分桃脯和肉干送给了知青们,不多,一人也就两三块,尝尝味道。

爸妈还有哥哥姐姐写了好几封信,都是在问他过得怎么样,能不能适应?

苏俊杨看完后,一一回信,等下次邮递员来送信时交给他。

第89章 年代文中的知青

第二天, 村里的婶子们看苏俊杨和善了不少,这小伙子是个会来事的,就算不是他会来事, 他爹妈的也能算到他头上。

苏俊杨上完工回来,看屋子里的东西太过杂乱,晚间请了隔壁吴叔帮忙搭个架子, 可以放屋子里。

昨天吃了不少肉干的吴叔,欣然同意。

不过苏俊杨也不让人白干, 拿出了一些点心和一块粗布。

这个年代,钱很重要, 但实物更重要,有钱没票, 那钱也花不出去,而东西不一样,能直接用。

这家换一点那家换一点,本来杂乱无章的屋子收拾干净了,床也换了一下, 用棕榈床板,更加舒服。

偶尔丁华根有事情找苏俊杨的时候, 会进来,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

知青院子的知青们也在商量见屋子的事情, 最好能趁天气转凉前把事情定下来。

一群人现在还在讨论,只是这事情已经跟苏俊杨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