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小皇帝打小就成了皇帝,除了顾晏人人都顺着他,他们告诉他,他是帝王,坐拥万里河山,生来尊贵。皇帝自己也一直如此认为。

而此刻李世襄的话在年幼的他心里扔下惊雷,震得他无法言语。

☆、第 64 章

这些肮脏之事既已发生, 便注定了小皇帝这一生都得背负着不堪而活,也注定那天真稚子般的幼年君王从此失去幼童的肆意心性。

皇帝心底惊慌,不敢言语。

太后见他被李世襄的话吓得呆了下来,赶忙去抱他。

她将孩子揽在怀中抱紧后, 微微垂下眼睑对李世襄开口道:“别在他跟前说这些了, 当务之急是想法子应对。”

李世襄见小皇帝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 暗叹口气,烦躁的揉着眉头:“依太后您之见, 此时咱们该当如何?”

“哀家不过一深宫夫人而已,朝野内外的消息哀家都不大知晓, 这些事情还得仰仗你, 哀家与皇帝母子二人,李家全族荣辱与性命,皆要赖你多多回护了。”太后虽久居深宫无甚谋略, 可到底也是在先帝后宫熬到最后的女人, 毕竟不是个痴愚的, 单看她早年把李世襄拉下水之事, 便可明白她的心机盘算。

打从当年诞下孩子,太后就日日担忧东窗事发,儿子继位后这番担忧日益加重, 正因如此,她当年才回将此事告知李世襄,盘算着若是当真事发, 自家这位最争气的后辈能护住她母子。

“太后您记着,一定咬死了皇帝是先帝血脉,如今先帝与梁王皆已离世,皇帝也早已继位, 便是市井再议轮纷纷,只要摄政王没有另立新帝的心思,皇帝他照样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龙椅上。”李世襄将心中计策道出,可那听他言辞之人却不大赞同他的打算。

太后凝眉不语,起身将小皇帝抱回里间,安置好他后过了会儿才重新出来。李世襄依旧在慈宁宫候着,太后出来后面色迟疑的说出自己的不安:“若是摄政王他已然准备废帝自立,这事儿不是给他送去要我们母子命的刀剑吗?”

“不,摄政王无心帝位,太后您大可不必忧虑此事。”李世襄开口劝慰太后。他与顾晏同朝为官如此之久,自问算得上了解他。

太后见李世襄如此解释面上似乎是接受了他的安排,实则心里并不认同李世襄的话。

在她看来,这世间最尊贵的莫过于皇帝,哪个人能不想要这个位子?便是顾晏如今权倾朝野,也必然觊觎皇位。

“臣近日会彻底处理干净当年的事,也会将慈宁宫里外查上个遍。待此事一毕臣便将皇上送去岑将军跟前学武,日后还请太后您悉心教导皇帝,他正在可塑之年,好生用心教导,或可成治世之主,切勿溺爱宠纵。朝中还有诸多事务待臣料理,先行告退。”李世襄屈膝行礼请求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