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因为和杨士奇的反目,因为没有整垮杨士奇,反而深受其害,这就给了金幼孜钻空子的机会,他借着反对土司的由头,去满足自己的私欲。

解缙的心里,仿佛心里憋了一口气,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金幼孜其实是聪明的,正因为自己需要和杨士奇分庭抗礼,所以才敢做出这种事,借此来增加自己的份量,因为他明白,自己要继续与杨士奇周旋,就不得不继续拉拢他,这区区小事,自己怎么能‘介意’呢?

所以即便如此,他还要强颜欢笑,还要显露出热情,如沐春风,并不介怀。

可是隐患已经发生了,解缙所虑的是,整个内阁,已经越来越脱离自己的掌控,杨士奇的反戈一击,使他再不可能像从前一样一言九鼎。

呼……解缙摇头,无可奈何。

外头传出了几句只言片语的对话:“学生见过杨公。”

“哦,不必多礼,诸公都回来了么?”

“早就回来了,都在拟票呢,本以为杨公没这么快回来,所以解公那边说了,他来为杨公代劳,昨日累积的几份奏本,都送去了他那里。”

紧接着便是杨士奇叹息的声音:“解公实在太客气了。”

“这是当然,解公不是经常说,杨公和他是同乡,交情深着呢。”

杨士奇似乎发出了笑声,道:“这是当然,老夫记得刚刚登科的时候,解公亲自来探望老夫,那时候他已贵为翰林侍读,屈尊如此,实在教人感动。”

第四百四十二章:再补一刀

公房外的对谈依旧还在继续。

杨士奇的声音绝没有一丁点的刺耳,更不带有丝毫的讥讽。

他那带有磁性的声线之中似乎还饱含着情感。

“老夫记得建文元年的时候,因为老夫初来乍到京师,被荐入翰林编撰《明太祖实录》,解公当时曾也主持过编撰,对老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也正因为他的关怀才脱颖而出,被当时的吏部尚书张公保举,才有士奇今日,哎……往事如烟,如今想来真是教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