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命所归(6.1k求月票!)

可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所卜的这一卦象显示,当下天命竟是在燕地,也就是燕王朱棣。

而且从中刘日新还感觉到一股趋势,那便是这股落在燕王身上的天命之数,从数个时辰前开始,莫名在疯狂倍增。

这也就意味着,燕王之气数,近期在骤升!

“不行,我得去把这事禀呈太孙殿下。”

……………

北境,燕地。

燕王府之内,书房。

朱老四看着刚从山东传回来的书信,一张脸已然黑的不成样子,怒气在眉间集聚。

在他对面坐着的道衍,此时也是紧皱着眉头,这书信他自然也是看过了。

两人都沉默着。

任谁都没有想到,原本山东的一片大好局面,竟是会变成这般模样。

明明是可以稳赢的仗,竟然会莫名跑出来一个大明皇太孙,并且鬼使神差般出现在中军大营,仅凭几千骑就把三万铁骑给硬生生冲溃散了。

若不是朱能呈送的战报中把过程写的清清楚楚,朱棣绝对不会相信。

当然,这个几千骑的数量是朱能预估的。

若是他知道突袭自己中军的骑兵只有八百骑,怕是心态会更加爆炸。

除了朱能的战报之外,在朱老四的桉前,还有另外一封密信,这是谭渊送来的。

信中极为详细的描述了朱能与皇太孙在中军帐前的对话,以及皇太孙是怎么把朱能一众给放了的。

“先生怎么看。”

这谭渊的第二封信,道衍也已经全部都看过。

“殿下,时势如此,恐怕我们得早做打算了。”

道衍脸上透着认真。

“我会重新做一份计划,以当今太孙真为仙人转世为前提。”

若说之前道衍都不信皇太孙是仙人临世的说法,那这一次山东的战报传来,已经不由他不相信。

“嗯。”

朱老四也是点了点头。

“朱能此人,先生怎么看?”

朱棣凝声问道。

一直以来,他都将朱能当成自己心腹第一大将,可这一次山东之战,谭渊这封信中的内容,让他对朱能的信任动摇了。

“殿下既问了,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桉。”

道衍答道。

这一句,让朱棣又沉默了。

黑衣和尚说的没错,他问出这话的时候,心里就已经决定了。

兵家大事,当慎之又慎,既然疑心已起,便不可能再重用。

“本王即刻修书一封,召朱能回燕,由谭渊暂代主帅之位。”

朱老四沉声道。

“爹!”

就在这个时候,书房外传来朱高燧兴奋的声音。

‘哗’的一声,朱高燧直接推房门冲了进来。

“无礼!”

朱棣一声怒喝。

狂妄居士一愣,连忙是收住脚,乖乖的朝朱棣行礼,还向道衍和尚鞠了鞠躬。

“说。”

对于这个老三,朱棣很是不爽。

整天除了狂妄还是狂妄,正经事半点不干。

“爹,二哥发来捷报,我们拿下了大宁府!”

朱高燧眉毛一挑,那得意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宁府是他打下来的。

一听这话。

朱老四先是一愣,接着目中露出欣喜之色。

下意识接过朱高燧手中的战报,快速看完之后,又递给了道衍。

道衍亦是快速看完,二人皆是相视一眼,皆从各自眼中看到了两个字:好险。

按照朱高煦信中所述的战况经过。

当他和丘福带兵出燕地,准备奇袭大宁府的时候,赫然发现泰宁卫竟是一直都潜伏在大宁的周围,当发现燕军出现,第一时间扑了上来。

这明显就是故意设好的圈套,等燕军来钻。

由此也能够看出,宁王朱权之谋,绝对是一等一。

原本以泰宁卫的战力,足以把朱高煦率领的这三万燕军彻底干废,毕竟朵颜三卫之中的泰宁卫可是三卫中最强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权要把泰宁卫留下来看家的原因所在。

可偏偏在关键时刻,天地异变,飞沙走石,十二级狂风毫无征兆的突然在战场刮了起来。

而这风向,正好是顺燕军,逆宁军。

更扯澹的是,天气更是骤变,黑云压顶,一道道滚滚天雷降下,在泰宁卫军中狂噼,燕军却个个像是装了避雷针,天雷中游刃有余,毫发无损。

泰宁卫的这帮蒙古骑兵,一边被风沙吹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一边胯下战马被雷霆惊的疯乱狂奔。

就算是一身腱子肉,也没地方使劲。

顺着风,应着雷,朱高煦和丘福领兵翻盘狂杀,将泰宁卫一举击溃,收三万余泰宁卫铁骑,并顺势攻入了大宁府。

“这一次,高煦立下了大功!”

朱老四顿时从山东失利的颓丧中恢复过来。

如果可以,他当然希望山东和宁地都夺到手中,毕竟这都是肥肉,但真要选一个,他更愿意选择宁地。

因为拿下宁地,意味着他离吞并宁王不远。

而只要吞并了宁王,他的实力便能远胜晋王,计划中一统北境的夙愿便是更加进了一步。

………………

辽地,辽王府大院。

头戴黑纱斗笠的朱权,此时手中提着一柄剑,周身布满了汹涌杀意。

就在一刻钟前,他已经得到了大宁府被朱高煦攻破,泰宁卫战败降燕的消息。

这得亏朱权中了毒说不出人话,不然必定曰了朱老四。

在他面前,乌拉拉跪了一大片的将领幕僚。

这些人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劝朱权冷静。

“殿下息怒!万万不可冲动!”

“泰宁卫已经降了燕,宁地各处要塞也都被燕军把守,此时若发兵去攻,一旦败了,那就真的再无退路了。”

幕僚们纷纷劝阻,倒不是说他们多么有才。

而是但凡长点脑子都能搞清楚,这会成功杀回宁地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殿下不如在辽地积蓄兵力,再行夺回。”

这一刻的朱权。

像极了踌躇满志去攻打徐州,结果反被吕布抄了老家的曹孟德。

不过比曹操好的是,他虽然丢了大宁府,但至少还是打下了辽地,不至于落个无家可归,而且手头还有福余卫和朵颜卫,以及辽地收降的几万军队。

最苦逼的是辽王,已经不知道流亡至何地。

朱权何等精明之人,自然明白幕僚们所说的这些,但是这一口气,他咽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