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明第一内阁

“黄子澄言语忤逆,罪不可赦,押入天牢,择日问斩。”

朱雄英轻描淡写一句话,听在黄子澄耳中如同五雷轰顶。

心里满是‘???’。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太孙殿下竟然这般暴虐!这和他的祖父有什么不同?!

众人一愣,心也都是咯噔一下,这行事风格,咋那么熟悉?

暴君当道,看来以后日子不好过啊,况且这位太孙殿下不仅暴,还昏。

昏君暴君,大明朝要完犊子了。

还是刑部尚书暴昭率先反应过来,命人将呆滞的黄子澄押了出去,毕竟天牢是在他管辖的刑部。

“孤要休息了。”

一句话,众臣都是满背冷汗退出了长生殿,经过黄子澄这么一折腾,就算是想说点啥也只能咽回肚子里了。

就在这些人刚走,有十多个内官快步走了进来,皆是捧着人高的折子,看的朱雄英头皮发麻,真要批完这些折子,自己还能活?

996已经是惨无人道了,特么这是007!

“来人。”

朱雄英靠在沙发椅上,突然想到什么。

小太监连忙是乖乖听候。

“把三杨给孤唤来。”

已经魂穿16年的朱雄英的确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修长生仙,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毕竟迟早也是要当皇帝的优秀青年。

主要是提前多做准备,自己以后就能够更放心的修仙。

这三杨,便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在原本历史轨迹上,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组建三杨内阁,开创仁宣盛世,号称大明第一内阁。

早在两年前,朱雄英就已经通过法子把这三人忽悠进了应天府,也与他们见过四五次,通信更是频繁,不过并未透露身份,只是以兴趣相投的知己身份,毕竟这会三人中除了杨士奇33岁,其他两也都是26岁,和朱雄英算是同龄人。

朱雄英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把这三位揽到身边来给自己打工,第二则是考察。

尽管历史书上把这三人吹的天花乱坠,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但朱雄英还是得实地接触考察才能确定,毕竟全信书不如无书。

而且这些年来通过观察不少人,朱雄英发现这些人都和历史书上写的不同,可能是本来就不同,可能是史料记错了,也可能是受蝴蝶效应的影响。

比如那位方孝孺,都说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可朱雄英就发现他很喜欢去青楼。

朱雄英这两年对三杨的考察结果下来,整体还是很满意。

这三人各有缺点,但同样也都是一等一的大才,最主要是彼此间刚好能够互相优缺互补,在朱雄英看来,这才是三杨内阁能够被称为大明第一内阁的关键原因。

既然现在自己已经监国了,那就没再必要搞什么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