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任务五:帮助尹茉莉取得代骂胜利。】

【评分:五颗星。】

还好还好,任务发布人看起来是满意的。

时天天长长吐了一口气。

这次任务她其实稍微有点不确定。

说到底还是懂的太少了,应对方式太单一。

之前这种商家强买强卖的新闻她也稍微看过几眼,但对她来说,看这些新闻不应该仅仅是‘听说过这件事’,更应该知道‘遇到这种事我该怎么办’,而且要学到不止一种解决方法。

这么想着,时天天干脆打开手机,在网上就着她今天遇到的这种事搜了搜,果然看到不少类似情况。

点开热度最高的,翻开评论。

时天天怀着虔诚的心态向评论区里人认真学习,果然触发了新思路。

“原本这种事情也可以报警?”

难道吵架的尽头真的是警察局么?

时天天仿佛触碰到了某种真相。

这么想着,时天天伸出手在床底下掏了半天,终于掏出了一本将近五厘米厚的砖……啊不,书。

——《民法典》。

话说这书还是上个星期17号楼的季清和给的,美名其曰谢礼。

时天天:“……”

可真是太客气了。

当时时天天就觉得,要不是这东西是别人送的礼物,她恐怕连目录都不会翻开。

但等到拿回来她就发现她实在太高看自己了。

因为就算这是人家季清和送的礼物,她也连目录都没有翻开。

可经历过今天这种事,时天天觉得,其实多了解一些法律真的挺有必要的。

至少下次要是像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她完全可以可以用法律保护自己。

于是,时天天怀着虔诚地心翻开了《民法典》第一页。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

三条读下去,时天天目光逐渐呆滞。

啪’地一声,在看到第四条时,时天天再也忍无可忍地合上了书。

“再见吧您嘞!”

这种枯燥的东西就算一时记住,她后面遇到事了也肯定反应不过来,时天天不停开导自己,算了算了,还是别难为自己了。

放下读《民法典》这件事后不久,时天天就被另一件事分散了注意。

她要去医院复检了。

第五个任务做完,时天天算了算时间,发现距离她出院居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时天天不仅吃嘛嘛香,体重也稳步上升,马上就快到上升到四十五公斤。

九十斤的体重,相对于一米七的姑娘来说,真的是非常轻了。

但对于之前曾经险些暴瘦到35kg,几乎已经被医生判定死刑的时天天来说,这个体重简直是一个奇迹。

牛医生拿着时天天的检查报告,止不住惊叹道:“她现在的情况很不错啊。”

“身体各器官运转良好,病人的体重虽然增加过快,但看起没有并没有对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负担。而且最令人惊讶的是,小姑娘体内的癌细胞扩散竟然有减少的趋势。照这个情况来发展下来,她再坚持一年多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之前的半年,变成了现在的一年。

这个消息对于宋女士和时先生来说简直太好了。

宋女士拽着时先生的手激动道:“太好了,老时你听到没!”

“听到了。”时先生也很高兴,但他的表现要更为内敛。

尽管是这样,也能看出他这段时间脸上多出的几丝皱纹也明显舒展了开来。

等他们夫妻两人平静下来,牛医生笑着问道:“你们这段时都给病人吃了些什么?平常有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吗?”

了解病人好转的原因,这之后也更方便进行后续治疗。

得时天天这种病的人不多,最后痊愈的也极少,如果能从中得到启发,说不定可以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新方法。

宋女士一五一十地答了。

牛医生皱了皱眉,“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殊的。”

得不出具体原因,牛医生只好把一切归结于病人回家后心情舒畅,所以自然而然好转。

毕竟这种情况在并不少见。

出于对患者的关心,牛医生还是提醒了一句,“你们回去后可以记录一下患者的日常饮食与活动,这样万一以后病情有什么变化,也可以及时调整。”

宋女士心头一凛,郑重点头:“好的赵医生,我记住了。”

回家路上,听着爸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上个月时天天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不忘拌两句嘴,时天天暗暗好笑。

就在这时,时天天突发奇想道:“爸,妈,我的身体其实不是吃这些东西好转的。”

“那是什么?”宋女士好奇道。

时天天一本正经道:“其实是因为我吃了一种特效药。只不过这种药还在研究阶段,现在正缺试药员,然后呢我吃了,误打误撞就好了,而且人家还给我发钱,钱还不少呢!”

说完这些时天天自己都笑了。

这也是她从网上奇奇怪怪的新闻里看到的。

据说真的有这种人,不想工作或者嫌工资低,就找一些机构签订协议自愿试药,钱给的是多,不过风险好像也挺大的。

但是她却没注意到,听到这些话,时先生和宋女士脸色都变了。

正好这时候已经走到了家门口。

时先生推开门走进去,默不作声地帮时天天收好轮椅,宋女士则扶着她坐到沙发上,随即两人面色沉重地坐到时天天的对面。

小小的客厅内突然气氛有些沉闷。

时天天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不太对劲,疑惑地望向两人,“爸,妈,怎么了?”

时先生沉默地给时天天倒了杯水,把杯子推到她面前,看到时天天不知所措地端起杯子,这才严肃开口:

“天天,我知道你一直担心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但我和你妈还没有老到什么都做不动的地步,暂时还不需要你这个病人养着。”

宋女士也跟着说道:“我和你爸对那些外在东西没有那么多要求,家里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再说我现在代课每个月也有一两万块钱收入,所以天天你没必要给自己加这么多压力,更不要想着去试药之类的。”

看到两人严阵以待的模样,时天天讪笑道:“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你们不用这么紧张。”

她这不是手里还有50万块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在爸妈面前过明路嘛。

“要不是知道你只是随便说说,你以为我和你妈还会这么心平气和地跟你说话?”时先生瞪了时天天一眼,没好气道。

这段时间他们夫妻俩一直都待在家里,时天天有什么动作也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当然知道她没什么机会去做什么试药员。

可是这孩子心理负担重,要是想不开,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背着他们偷偷干些危险的事情了。

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我听你妈说这段时间你一直想挣钱对不对?”时先生略一沉思,决定把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明明白白地告诉女儿。

“你还记得你任伯伯吗?就是那个每年过年都会来我们家一趟的矮个子伯伯。他跟我是大学同学,这次听到我离职所以特意邀请我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到时候他出钱我出力,我们准备合伙开一家小公司。”

时天天眼睛一亮,惊喜道:“真的?”

那时先生岂不是要打工人翻身做老板,她也要成地主家长工的闺女变成资本主义家小姐了?

“是真的。”

宋女士点点头,又看了眼时先生,犹豫了下说道:“而且你小姑还欠我们家四十万没还,等到时候把钱要回来,咱家就能宽裕很多了。”

四十万?!

时天天惊讶道:“咱家什么时候借出去的?”

没听过他俩说过这件事。

“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宋女士往沙发上靠了靠,左手轻轻搭在时先生的手上,柔声道:

“当时你我跟你爸还没结婚,你小姑怀着你表哥,但是你小姑父家没钱买房,所以找你爸借了二十万。”

“后来刚买完房你浩松哥就出生了。他们家既要还房贷还要照顾你表哥,生活压力大,就一直没把这钱还上。而且我跟你爸还又陆陆续续又给他们借出去二十万。”

这么多钱呢,要是能收回来,完全可以解决时家的燃眉之急

“等把钱要回来就好了。”宋女士说。

“要回来?”时天天抽了抽嘴角,怀疑地望了眼时先生,“这钱……真能要得回来?”

真不是她不相信宋女士和时先生。

主要是小姑时娇这个人是真的是奇葩,又自私又矫情,典型的大龄公主病患者。

就凭宋女士软绵绵的性格,还有时先生这些年来对时娇的忍让作风,时天天真的不觉得他们家能把这笔钱要回来。

哎,这么一想突然好心疼,足足四十万呢!

“能要回来。”时先生回拍了拍宋女士的手,示意自己没事。

“我跟你妈前几天去律师所咨询过了,而且已经给他们家发出了律师函。等流程走完,如果他们家还不还钱,我们就去法院起诉他们。”时天天:“???”

时天天:“!!!”

时天天瞬间坐直了身体,目瞪口呆道:“爸,你真的打算起诉小姑?”

怎么感觉她就几天没跟时先生认真聊天,他这行事作风就完全变了呢?

大概是因为长辈都去世了,时先生只剩这一个血缘关系最亲的人,所以对时娇这个妹妹特别好。

而看在时先生的面子上,哪怕时娇每次过来都会对他们家挑三拣四,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时天天和宋女士也都忍了。

没想到现在竟然因为时小姑不还钱翻脸了。

时天天真是怎么着都没想到这一出。

时先生苦笑着点点头,“对,如果她不还,到时候我们就起诉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前几天他和妻子去找时娇要钱时,时娇的反应。

他的妹妹,明知道他有多重视时天天这个女儿,却直言道:若是这钱用来给时天天治病,那她就不还。

因为在她看来,时天天的病就是个无底洞,越早放弃早好。

她不还这个钱反而还是替时先生省了。

这才让时先生真正爆发了。

不过这些糟心的事没必要说出来影响时天天的心情,时先生摇摇头,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甩了出去。

“天天,爸爸跟你说这些只是为了让你明白,我们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惨,之前过的那么拮据只是因为想攒钱给你治病。但现在你不用再做手术,所以家里已经没那么大负担了。”

“不要去想着试什么药。”时先生身体前倾,直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因为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