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本《酒经》,分为上、中、下三卷,里面有酒曲的制法还有各类酒方,虽然文字比较难懂,但能有这一本也算不错了。
另外还有一些酒方,唐林也不客气,抄录了几张,特别贵重的没抄,抄了也没用,这些,人家都是买酒曲自己回去酿制的,不会将材料交给官府酿制。
次日一早,唐林刚到衙房,万书阁那边就送来了许多酒方,还有好些关于酿酒的书籍,拿起这些,唐林向内侍道谢,这可帮了他大忙。
有了这些,那些酒匠的兴趣都来了,虽然要用自己的技术或者分牌换,但是能让自己的技艺更加精进,没有哪个匠人是不动心的。
那个分牌是唐林借鉴以前想出来的,改良一种酒方或者精简一种酿造方法就能得到分牌,换取自己想要的酒方或者酿造方法,不然这么多酒方,一个人也没这么多技术来换啊!
对此,其他匠人颇为眼红,他们也想这样,于是眼睛看向了王尚书还有自己的顶头上司。
唐林将这些规整成册,让人抄录后分送给各府,当然因为地域不同送的酒方酒曲方都不一样。
北方是麦曲方多一点,南方是稻曲方多一点,做完了,两边互相换一换。
之后还规整了酒牌,凭酒牌卖酒或者领酒,酒种也添加了不少,根据品质收取价格,每一路都有官员抽查,若是不合格,那么这一批酒就得重新酿造。
这些政策,百姓接受良好,酒馆也接受良好,一些普通的酒,完全可以请官府酿造。
所以这一年,在酒水这一块,朝廷所获颇大,居然和贩卖官盐得到的银钱差不多了,盐和酒不可比,虽然私盐泛滥,但官盐也是有得赚。